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时表示,中国将尽快提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碳排放强度要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要显著提高,森林蓄积量要显著增加。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发自北京
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时表示,中国将尽快提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碳排放强度要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要显著提高,森林蓄积量要显著增加。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也在23日时透露,中国正在加紧研究2020年后气候变化的应对目标,包括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等,争取二氧化碳排放尽可能早地达到峰值。
此前,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我国首个应对气候变化国家专项规划——《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制定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相较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高层对于更加长期气候变化的关注,也是建立在对2020年目标实现有信心的基础上。张高丽表示,2013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28.5%,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25亿吨。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能制定出2020年碳强度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仅停留在碳强度上也是不够的。”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
马军表示,在关于2020年之后气候目标的制定上,除碳排放强度下降将更多,非化石能源比重、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等值将提高外。要使碳排放主力煤炭消费尽快达到一个峰值,然后考虑趋向绝对碳减排。
对此,宋国君也持相同看法。他也认为,此后将更加趋向于绝对碳减排,政府将通过测算对国家的影响,以及替代能源的情况,将制定出既负责任同时符合中国利益的减排目标。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透露,中国将争取尽可能早地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争取在明年第一季度将论证结果和2020年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向世界公布。
张高丽表示,中国将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强化技术创新,增强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此外,张高丽强调,中国将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从明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将每年的资金支持翻一番,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