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张茉楠:外汇储备管理须有大国思维

    2014-08-12 01:33

    ◎张茉楠

    当前,中国储备资产占全球三分之一还强,管理储备资产决不能局限于“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的“小国思维”,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金融小国”到“金融大国”进程中,储备资产管理须有“大国思维”。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99万亿美元,如此巨额储备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面临着种种困局。因此,从国家财富管理的角度出发,必须提高储备资产的战略使用。

    储备资产在平衡国际收支、提高对外支付能力、稳定本币汇率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过度积累的外汇储备不仅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导致外汇冲销成本越来越大,特别是大量外储沉淀于美债等低收益资产,产生重大的估值效应损失,已成为事关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的最重要战略命题之一。

    中国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框架已经确立,对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未来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应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一个金融部门的技术性操作转向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操作;二是由主要投向金融等虚拟资产转向为实体经济及战略转型服务;三是由单一层次、单一目标、单一主体向多层次、多目标、多主体的外汇管理体系转变,实现由“小国思维”向“大国思维”的转换。

    从分流的角度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的使用,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将我国外汇储备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外汇储备、战略性外汇储备以及收益性外汇储备。各个层次均对应不同目标和相应规模,决策和管理主体也应适应多元化管理模式。通过测算,我国的最优外汇储备规模在8000亿~10000亿美元左右,这部分外汇储备应保持较高流动性,主要用于外债清偿、贸易逆差时的进口支付、应对汇率异动、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动荡等。而对于超过最优外汇储备部分,应在国家大战略主导下,为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并以战略性和盈利性为首要目标进行长期性、战略性或短期专业化投资。特别是外汇储备需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进行有效对接。

    第一类战略使用,通过外汇投资产业基金和外汇委托贷款平台支持“走出去”。通过外汇投资产业基金,推动企业“走出去”进行各种直接投资或收购、兼并,可以支持高附加值设备和技术的购买和进口,也推动设立海外研发基地。利用外汇储备支持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研发资源,使研发国际化,取得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我国技术体系的创新能力,为摆脱产业“低端锁定”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支持企业海外投资,以及支持金融机构用于大型资源开发、大型基础设施、大型先进制造业等项目。

    第二类建立多层次对外投资基金体系,对外储池子分类、分区域管理。根据市场细分理论,按地理区域或按概念对海外市场进行细分。如可按区域把海外市场划分为美洲市场、欧洲市场、亚洲市场、非洲市场等,按概念把海外市场划分为BRICS市场、APEC市场、OPEC市场等,同时成立专门针对目标市场的国家投资机构,对定位的目标市场进行投资。这样不仅可以加大对目标市场的专业研究,有效管理各自目标市场的投资风险,而且还可使承担国家投资职能的各机构合理分工,实现国家层面的投资收益最大化。

    第三类通过资产证券化模式进行战略融资。资产证券化这种方式借鉴了金融衍生产品中资产支持抵押证券(CDS)的做法,所不同的是,在这里的证券发行抵押资产池,由国家的部分外汇储备组成,以这个资产池为基础发行债券、基金单位或信托凭证筹集人民币资金,为国家战略发展建设融资。

    第四类设立中国专项主权财富基金。近些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迅速崛起,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2年底,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较上年增长8%达到5.2万亿美元,2013年增加至5.6万亿美元左右,2014年有望超过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额。然而,与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不但规模小,且只有中投一家,未来可研究设立新的主权财富基金。

    一是建立主权养老基金。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缓解养老基金体系的资金压力,开辟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新渠道,并有效规避隐性债务风险,已经是中国经济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实际上,国外利用外汇储备建立主权养老基金的尝试已存在几十年,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主权养老基金。建议通过汇金公司或者成立类似汇金的其他金融机构,或单独成立养老主权财富基金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资产配置。

    二是建立能源资源财富基金。能源资源短缺是中国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资源供需矛盾和国际能源资源格局的变化,未来中国必须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资源,这是中国能源资源安全必须坚持的长期发展战略,应成立能源资源财富基金,用于建立能源储备,积极促进能源资源产业和金融资本对接,推动中国能源资源的海外并购、产业开发及能源资源保障等,真正让外汇储备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七稀土企业诉日企专利封锁启动 正式在美提交材料

    下一篇

    政府放权421项“两资”鉴定 人社部看好“宿迁模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