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阁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将越来越通畅,中国资产将进入全球配置的新时代,中国企业和居民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金融机构服务的范围也会由境内市场迅速扩展到全球不同区域,全球化的市场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最近几年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实际上都是为规避监管被逼出来的,如何在规范的前提下对影子银行网开一面?如何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目前进退两难的困局如何打破,最终的出路何在?这些都是应该迫切解决的问题。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度不在金融本身,而在整个经济体制。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微观基础再造的艰难过程,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和科技的创新。
在两个月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宣布决定开启沪港通,提出要在更高层次推进金融深化和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中国金融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于沪港通的深远意义,我们现在还不能一下子看得很清楚,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没有足够估计。但可以肯定的是,沪港通打开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个突破口,对于中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起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对于提升上海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都是直接有力的推动。
全球化的市场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和人民币国际化一样,我们也并非一开始就认识到这项举措的深远意义。最近我们拜访了一些新加坡主要的金融机构,几乎所有机构,包括在新的国际性机构都十分重视人民币的跨境业务,最集中的一个话题是要在这个方面与国内机构合作。
李克强总理在访英期间宣布的两件事被英国各界津津乐道:一个是确定建设银行为伦敦人民币清算行,一个是人民币与英镑直接挂牌交易。近期,英国各个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甚至汤森路透这样的资讯媒体机构,人们都在热议伦敦如何成为国际的(至少是欧洲的)人民币离岸中心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顶层设计了金融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扩大金融业对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发展普惠金融。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将越来越通畅,中国资产将进入全球配置的新时代,中国企业和居民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金融机构服务的范围也会由境内市场迅速扩展到全球不同区域,全球化的市场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值得金融机构思考的几件大事
在新的发展环境面前,我们金融机构怎么办?有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
一是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监管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减少前置性的审批,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这么做可以减少市场对监管机构的依赖,打破刚性兑付,强化市场风险意识,鼓励创新,鼓励竞争,开放市场。过去监管机构事前审批、事中干预和事后托底过多,对市场和金融机构承担无限责任,导致政府信用泛滥。刚性兑付不仅使得金融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治理结构扭曲,而且损害了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和执行金融契约的法律环境。最近几年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实际上都是为规避监管被逼出来的,如何在规范的前提下对影子银行网开一面?如何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目前进退两难的困局如何打破,最终的出路何在?都是应该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是关于利率市场化。这项改革的难度不在金融本身,而在整个经济体制。我国存在着“宽资金、高利率”、“储蓄多、贷款难”的非典型市场经济或典型非市场经济的现象。原因就是存在着许多对利率根本不敏感的经济体,包括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金都不考虑还,还在乎利率高低?银行敢于高息揽储,居民无忧兑付风险。所以,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微观基础再造的艰难过程,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和科技的创新。
三是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现在说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其实终极目标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改革。1994年的汇率并轨改革,奠定了20年对外开放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2005年的“汇改”,也是在内外纷争的背景下进行的。事实上,近10年来人民币升值25%并没有造成外贸滑坡,相反推动了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外汇储备上升到4万亿,证明了汇率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现在外汇储备太多,以及为此投放的人民币过多,仍然是个要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在全球有效配置我国巨额的外汇资产?如何防止当年日本海外投资的失误?值得经济界和金融界认真讨论。
四是关于发展互联网金融。从字面上看,似乎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迄今尚未发生的事情。其实,中国的金融业采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和各种电子技术在全球也算是最早、最新、最好的。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证券交易所的无纸化和电脑自动撮合交易要领先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现在人们说的“互联网金融”,实际是指一些互联网、电商企业跨界参与金融业,同时迫使一些金融业主动与互联网、电商企业合作。这是在互联网时代的跨界经营,而不是过去简单的混业经营。对于金融业,互联网、电商企业是新加入者,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思维,必然会对传统的金融制度产生冲击。电商进入金融业,符合金融业对民营企业和各种社会资本开放的大趋势,这个现象值得欢迎,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互联网企业参与金融,好比拳击运动员要参与足球赛,你应该遵守足球场的规则,而不能参与拳击比赛的规则。
我们要开发的增量客户,比如80后、90后都是生活在网络上,他们的习惯和体验决定了金融服务的成败。但是,要弄清楚金融的底线,恪守金融的本分,不能没有增加创新业务收入,反倒冲垮了现有的业务,甚至引发产品风险或客户的信任危机。比如券商开始搞股票网上交易以后,出现了零佣金的恶性竞争。这是一种行业自杀行为,后果是破坏性的。券商和投资者的业务关系是由深厚的研究维持支撑的,而研究服务需要高额的成本。绝对不能降低金融业的研究服务水平,这会严重摧毁金融业的信誉,并且可能产生法律诉讼纠纷。现在对所谓的免费赠送和服务,有一个小段子说得好:“羊毛出在狗身上,最后由猪埋单”,道出了其中的奥妙。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