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认证变“认钱”乱象何时了

    证券日报 2014-06-17 10:02

    认证涉及很多领域,坦率地说,大多数领域都存在认证变“认钱”的游戏。

    认证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符合相关标准,然而有记者经过数月调查暗访,发现在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玩具业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认证三大领域,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

    认证涉及很多领域,坦率地说,大多数领域都存在认证变“认钱”的游戏。变味的认证,在美化被认证企业和被认证产品的同时,既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是对政府采购部门的欺骗。人们原以为,被认证的东西符合相关规范或者要求,然而,不少认证是弄虚作假走过场,所认证的东西自然会有水分。

    认证行业乱象其实早就存在,但走进大众视野应该始于全国牙防组事件。此后,各种揭露认证变“认钱”内幕的报道不断见诸报刊,遗憾的是,至今未能有效治理认证行业乱象。这次媒体揭露的问题,如ISO9001认证“6500块全包,发票开一万二”,3C认证“给检测员红包是潜规则”等,就是治理乏力的证明。

    据悉,很多发达国家不仅没有专门的认证监管机构,而且对认证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的制度也很少,而在我国,不但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国家认监委,而且有专门的《认证认可条例》,在一些领域还有更专业、更详细的认证细则,例如《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但为什么还是乱象百出?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从表面看,监管者对认证乱象并没有放任不管。以有机产品认证为例,去年有媒体报道称,目前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总计有23家,而在2004年这个数据为36家,7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另外,截至去年7月,被撤销的有机认证有257张。这说明监管的存在。但如今媒体又披露,有机产品认证“你们只要接待好就行”。

    也就是说,对认证乱象不是没有治理,而是治理很不彻底。笔者以为,如果认证变“认钱”的乱象继续存在下去,认证行业的公信力就会不断贬值,不仅会影响到认证行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所以,如何从根本上治理认证行业乱象,是摆在有关方面面前的一道严峻命题。

    在笔者看来,首先是减少认证行业行政色彩,完善市场体制和监管机制。在这一轮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国办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的《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2015年前,现有官办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要基本完成整合;2014年6月底前,质检总局旗下质量认证中心和31个评审中心应整合转企,并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公司。这有利于减少乱象。

    其次是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一方面是严厉惩罚只“认钱”的认证机构。如果对问题认证机构敢于撤销其认证资格、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直至赔偿、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拿红包的认证机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的话,相信会有一定震慑力。另一方面是严厉惩罚那些花钱买认证的企业。

    上一篇

    安全气囊成汽车召回重灾区 折射零部件质量问题

    下一篇

    美国经济确认复苏 欧洲开启负利率纪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