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查道坤 发自南京
每经记者 查道坤 发自南京
作为安徽省内唯一一个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从2006年合肥经济圈的概念首次提出,至今已经过8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此期间,合肥经济圈不断扩容,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在6月7日举行的合肥经济圈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上,合肥经济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努力将合肥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下一步合肥经济圈将再扩容。
合肥经济圈拟再扩容
2009年11月,以合肥为中心的合肥经济圈成立,并迅速囊括淮南、六安、桐城三市。2013年12月25日,滁州市宣布回归,加入合肥经济圈。目前,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桐城和滁州五市,总面积36519平方公里,总人口1836万。
6月7日,一年一度的合肥经济圈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在滁州定远县举行。会上,合肥经济圈领导小组办公室称,合肥经济圈拟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外,合肥经济圈将根据发展需要再扩容。根据合肥经济圈相关章程,扩容须由扩容城市提出申请,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讨论后,上报合肥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张健教授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滁州加入合肥经济圈,意味着合肥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实现了无缝对接,“合肥经济圈成立之初就是为了预防安徽的优势资源外流到南京都市圈,成立之后实现了两个圈的竞争。目前来看合肥经济圈实力稍弱,只有进一步扩大经济圈容量,才能有足够实力与南京都市圈竞争,吸引外流的资源回流安徽。”
经济圈GDP占全省四成
在上述会议上,合肥经济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还表示,合肥经济圈内城市将本着优势互补、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务实合作、联动发展的基本原则,拓展合作领域,聚合发展优势,提升合作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该办公室表示,在未来的产业发展进程中,将树立“一圈一盘棋”的理念,鼓励和支持城市间合作,开展更大范围的分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具体的产业合作就是以 《合肥经济圈工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为合肥经济圈产业合作和园区共建等方面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积极协调推动各类开发园区产业转型。引导和促进合肥经济圈的开发园区开展合作共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园区跨区域设立共建基地。在合淮、合六、合滁、合桐、合定产业带的基础上,依托重点镇、交通干道,积极谋划布局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此外,还要加强与合肥主导产业互动,强化上下游产业链间的分工协作,推进合肥经济圈城市相关产业完善和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拓展高品质新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核心城市因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而退出的传统产业优先向周边地区绿色转移。
合肥当地宣传部门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2013年合肥经济圈实现GDP7798.7亿元,占安徽全省的四成。
“随着未来产业合作越来越广泛,合肥经济圈的经济增速会进一步加快,GDP占比也会进一步增大。”张健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合肥经济圈内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一些瓶颈。安徽区域经济专家、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表示,圈内各城市还没有完全形成良性互动,社会要素不能有效整合,生产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不能形成良好的经济协作和优势互补。
“合肥作为经济圈的龙头城市,应该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尽早解决这些问题。”程必定说。
综合保税区明年7月运行
今年3月26日,合肥海关对外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合肥综合保税区,这是合肥经济圈唯一一个保税区,也是安徽省获批的第一个综合保税区。
在上述会议上,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表示,合肥保税区将在今年6月正式开工,明年7月封关运行。
“目前,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和资金都已经就绪,本月就将开工,预计一年后建成。希望合肥经济圈内城市积极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实现合肥经济圈对外开放平台资源共享共用。”张庆军表示。
张健认为,合肥保税区明年即将运行,这为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的安徽自贸区申请,增加一个筹码,“这样一来,安徽自贸区的获批机会更大。安徽自贸区的申报材料本来就包含了合肥综合保税区相关内容。”
2012年9月,合肥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启动。2013年初,选址方案上报国务院,正式启动审批工作。当年9月16日,合肥综合保税区全面完成九部委征求意见工作,申报程序进入最后关键阶段。去年11月底,国家海关总署将合肥综合保税区规划方案递交九部委正式会签,会签结束后,报请国务院批复,今年3月合肥保税区得到批准。
按照规划,合肥综合保税区将按照一区两园的模式打造,分为南区和北区,规划总面积为4.91平方公里。南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合肥出口加工区1.4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升级扩容,增加0.89平方公里,范围为派河以北、方兴大道以南、青龙潭路以东、蓬莱路以西;北区位于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三十头镇,围网面积2.6平方公里,范围为东方大道以北、魏武路以南、新蚌埠路以东、铜陵北路以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