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陈小雨
每经记者 沙斐 发自上海
近日,上海自贸区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正式启动。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中国)宣布,协助一家德资跨国企业通过其旗下位于上海自贸区的子公司启动“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成为首批在上海自贸区启动该业务的外资银行。
据悉,除汇丰中国外,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也宣布,将在上海自贸区内为企业开展包括外币跨境双向资金池和经常项目轧差净额结算在内的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
汇丰中国环球银行董事总经理吴佳清表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能有效帮助跨国企业管理营运资金,让其在境内外实体间的资金归集和调拨更为灵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管理外汇风险。这满足了跨国企业对资金管理集中化的迫切需求,也体现了自贸区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自贸区内众多中外资银行参与业务竞争,有助于优化上海自贸区内企业流动资金管理。
大大降低跨境收付成本
所谓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是指跨国公司可以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成员单位外汇资金,实现境内与境外成员单位外汇资金的双向互通。跨国公司的资金成本能够因此明显降低,并能够防范资金错配风险等。
作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方案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为自贸区内的企业,尤其是具有地区总部功能的公司更有效地管理境内外资金提供了便利条件。
花旗中国方面向记者介绍相关业务方案称,公司地区总部将授权其在自贸区内的公司为主办企业,集中境内外资金,并通过花旗银行全自动的双向额度控制跨境资金池系统连接境内外两个资金池,从而将集团在中国剩余资金有效利用起来,支持集团在全球的扩张;同时,公司还可实施外币经常项目轧差净额结算业务,通过其在自贸区内的主办企业,将外币经常项下的跨境结算集中起来,合并一定时期内外汇收付交易为单笔外汇交易的方式,利用花旗银行的全球净额结算系统与其境外的财资中心或净额结算中心直接结算,从而大大提高集团内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跨境收付成本,节约集团内融资和汇兑成本,为集团企业提供便捷有效的跨境收付渠道。
有助于自贸区发展新型总部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受制于多因素影响,此前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地区总部,很少具备资金全球调拨的职能。由于仅仅拥有行政职能,这使得不少国内跨国企业集团总部显得“名不副实”。
此次试点中,汇丰中国已经协助一家德资跨国企业通过其旗下位于上海自贸区的子公司启动“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由此成为首批在上海自贸区启动该业务的外资银行。
据了解,该德资企业在中国已建立了20多家公司,随着中国业务和收入的不断增长,该企业一直积极探索提高其中国各公司外汇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的有效方式。
汇丰中国方面介绍,“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在自贸区的开展,让该企业可以通过在自贸区的中国区总部开展跨境外汇资金池、集中结售汇、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资金项下意愿结汇、以及经常项下轧差净额结算等业务。
通过以上业务,该企业可以集中管理境内各公司的外汇资金,统一调度外债及对外放款额度,集中处理境内各公司的跨境收付及结售汇操作。这为企业的资金管理提供了便利和透明度,有助于企业进一步优化流动资金管理。
花旗中国财资与贸易金融部总经理裴奕根表示:“为跨国企业提供领先的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解决方案,不仅有力帮助了跨国公司提升全球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财务成本,还有助于自贸区发展新型总部经济。”他还表示,花旗将进一步利用自贸区的平台深化与中外资跨国公司在财资管理领域的全球合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