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沧州大化公开增发遇冷 承销商变“包销商”

    2014-05-09 00:5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智    

    每经记者 李智

    增发价与二级市场价格的倒挂,让市场各方对于沧州大化(600230,前收盘价10.45元)的公开增发前景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而最后的结果说明,愿意以高于二级市场价格,捧场沧州大化公开增发的资金,仅仅是少数而已,而作为主承销商的国泰君安,也不得不履行余额包销的承诺。

    公开增发尴尬收场

    停牌数日后,沧州大化公布了公开增发结果。

    根据沧州大化4月30日发布的《沧州大化增发A股网下/网上发行公告》,该公司本次发行数量为3485.66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3.66亿元。在发行过程中,网上参与优先认购的原股东户数为2037单,申购股数为718.71万股,全部为有效申购。网上申购的户数为390单,申购股数为179.9万股,全部为有效申购。另外,网下申购单数为2单,申购股数为768万股,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认购290万股,渤海证券认购478万股。

    从最终的发行结果来看,原股东优先配售部分占发行总量的20.62%,网上、网下申购分别占总发行比例的2.16%和22.03%。而剩余的1819.05万股,占总发行量的52.19%,则由承销团按照约定实施余额包销。按照10.46元/股的增发价来计算,包销金额接近1.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沧州大化停牌实施增发时,不少业内人士就对结果持谨慎态度。原因就是停牌之前的股价,伴随着前期A股市场连续大跌,沧州大化股价走势也受到明显拖累,停牌前一个交易日还下跌2.25%,报收于10.45元/股,略低于10.46元/股的增发价。

    国泰君安包销祸福难料

    引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注的是,为了保障公开增发的顺利实施,沧州大化最终的增发规模较原本披露的计划出现明显缩水。公告显示,沧州大化最初计划增发不超过1.32亿股,融资不超过10.5亿元。而最终公司仅以10.46元/股的价格发行3486万股,募集资金减少至3.6亿元。即使是这样,依旧没有足够的资金捧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诸多的再融资模式当中,公开增发是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不愿去尝试的,因为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之时,很容易出现券商包销的情况。一般而言,承销商包销剩余股份是无奈之举,面临着被套甚至亏损的风险。但是也有例外情况的出现,比如2012年海通证券包销金发科技增发股,就恰逢其股价连续大涨,包销最终变成了一桩美差。

    无论如何,沧州大化增发已经尘埃落定,而作为承销商的国泰君安接下来的命运,或许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从过去的案例来看,如成都路桥(002628,收盘价4.51元)等公司就选择在增发实施后公布利好,以达到稳定股票价格的目的。那么沧州大化是否也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中释放出积极的信息,为合作伙伴国泰君安“解围”,也就成为另一个疑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熔盛重工发行可转债 史玉柱关联公司11亿港元认购

    下一篇

    长春高琦未达预期 深圳惠程向大股东“有条件”转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