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容等部分行业的预付卡乱象频出、消费者退钱无门、老板卷钱跑路等新闻屡见报端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对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的重视。
每经编辑 陈小雨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近期美容等部分行业的预付卡乱象频出、消费者退钱无门、老板卷钱跑路等新闻屡见报端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对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的重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官方网站获悉,商务委已经在上海市内开展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整治,并督促尚未进行备案的75家企业于本月底到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从商务委公布的名单来看,这些未备案的大多为餐饮和美容美发足浴类企业,也包括如凯司令食品有限公司、上海虹桥人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顺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2012年9月,商务部颁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发行仅限于在本企业或本企业所属集团或同一品牌特许经营体系内兑付货物或服务的预付凭证,应在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之日起30内至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备案。
但是实际上不少企业并没有执行,也引发了一些后患。
去年年底,知名品牌玛花纤体陷入了集体“关门潮”,不少消费者退款无门。记者从上海市有关部门获悉,基本符合备案条件的玛花纤体并没有向有关部门登记备案,也没有交纳过“保证金”。
“如果没有备案,主管部门无法先行预支企业备案金垫付相关消费者的补偿。”上海市消保委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之前出现过很多次老板卷钱跑路的情况,这意味着如果真的发生事情,即使备案了保证金也不一定够赔偿,因此更多的还是靠行业自律。”一位纤体行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但是进行相关备案最起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商家的信息,并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上海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律师邬华良此前告诉记者,由于我国法律法规目前并未在预付费经营的资金规模、信用状况等主体资质上设置门槛,“这一块现在还是空白,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