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秀伟
每经记者 朱秀伟
4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将与香港证监会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以下简称沪港通)。这一消息像一道可口的开胃菜刺激了各大机构敏感的“味蕾”。
“我们的香港公司很激动,马上要拉A股客户去港股(市场)开户,那边佣金率高。”,昨日,申万在电话会议上如此表示。
“A股将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标准定价,对冲基金也将能横跨两市对冲交易,投资国际化的新时代来临了。”著名投资人但斌也很兴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机构纷纷对后续将推出的政策利好进行了大胆预期。
资本市场开放力度超预期/
事实上,沪港通的传闻在4月初已有“风声”,但实际进度之快,超出不少机构预期。
“最早是深圳提出了深港交易所的合作,但上证所更加积极,抢得先机,进度超出大家预期”。申银万国在4月10日收盘后的电话会议上如此介绍。
昨日午后,沪港通政策甫一公布,立即受到市场热烈追捧。知名私募星石投资表示:“该项改革措施直接影响资金供给关系,由于可投资的A股主要为沪市大盘蓝筹股、A+H股,目前沪市大盘蓝筹股处于估值低位,尤其是现在许多跌破净资产的金融股对境外资金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现在A股相对于H股折价的情况下,此举通过交易制度改革,更可能吸引境外资金投资沪市蓝筹股。”
海润达资本总裁仇天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非常看好这个政策,长期以来蓝筹股被严重低估,而创业板等小盘股却估值畸高,沪股和港股互通后,可以通过市场自动来调节(估值),实际意义深远。”
或推动沪指上涨5%/
那么,沪港通对A股指数到底将产生多大影响?对此,各大机构都进行了定量分析。
据申万测算,“假设A+H折价归为零,上证指数的上涨幅度在2.5%~5%之间。”申万认为,将产生一波估值修复性行情。
据中信证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比较A股和H股主板市盈率以及A+H股公司在两地表现来看,A股相对于H股有一定折价,沪港通有利于A股大盘蓝筹股估值提升。目前主板A股市盈率为11.56倍,H股为15.99倍;A+H股公司的A股市盈率为7.05倍,港股为7.26倍。”
中信同时指出,由于折价并不显著,因此也难以推动大盘趋势性持续上扬。“证监会表明沪港通启动还需6个月准备时间,现阶段主要为情绪层面对部分大盘蓝筹股行情的推动。由于沪港通为双向开放,其实质性启动后对于股市流动性的影响,需要观察届时内地与海外基本面的相对状况。”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AH折价的蓝筹股以及券商股,各大机构普遍看好。还有一些机构分别看好A股和H股中具有独特价值的个股。比如申万就表示:港股TMT(数字新媒体)概念中有不少A股稀缺的标的;A股的中药概念股和茅台也具有独特性。
“理论上不需要QFII,全球投资者就可以买入上证180、380指数的成分股。A股将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标准定价,对冲基金也将能横跨两市对冲交易。投资国际化的新时代来临了。”著名投资人但斌也很兴奋。
中信证券深圳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李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此表示,“新政对香港、内地是双赢,不存在谁照顾谁。受此影响,折价相对大的AH股表现良好。管理层扶持A股市场的意图明显,后续政策还可能推出,A股风格转换在悄悄进行中。机会之一是蓝筹股的估值修复,参考目标上证指数看2250点;另一机会是并购重组。”
后续政策值得期待/
在申万看来,大市值蓝筹机会就在于改革提升估值,该券商预期,除沪港通政策外,接下来出台政策还包括国企改革。资源价格改革等。
“注册制政策也是箭在弦上;还有期权、T+0、降低印花税等政策都有可能推出,从而减少行政干预,使股市更加公平合理、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海润达资本总裁仇天镝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接下来还有不少政策值得期待。
星石认为,这次沪港通的推出并非一个孤立的政策,这是国内改革尤其是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力度和速度均超出市场预期。星石表示,该机构在年初策略中反复强调今年投资的核心是“改革压倒一切”,政府工作的一切重心都将围绕改革展开,今年是深化改革第一年,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到国企改革,接下来还可能进行土地改革、资源价格改革。一波接一波的改革将为今年的股市投资带来持续的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
也有分析人士注意到,今年3月12日,MSCI(摩根士丹利国际金融公司)宣布启动有关拟将A股部分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具体办法和路线图的咨询程序。而3月9日,证监会主席肖钢曾表示,证监会正积极配合推动A股纳入MSCI指数。实际上,MSCI在2013年6月就曾表示,开始评估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中金公司对MSCI的表态认为,按照MSCI的估计,目前约有1.4万亿美元追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A股初始5%的纳入规模将会带来约100亿美元 (约合61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入。
那么,A股市场之后是否将迎来多重政策利好产生的共振?让我们拭目以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