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次推出的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最新版本中,哪些方面是亮点?而在操作策略上,哪些行业又将成为规划的最大受益者呢?
与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阐述相比,2014年政府关于新型城镇化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再次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同时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三个1亿人”,即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凸显出政府以人为本、优化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势必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有序推进,量力而行。规划提出,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目标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同时要量力而行,严防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以人为本,注重质量。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出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
回应关切,差异落户。规划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中城市可设置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过5年。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
市场主导,成本分担。规划提出,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用地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企业要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依法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
强调生态,注重人文。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明确提出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
三条主线把脉投资机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对建材水泥、建工机械、文娱、消费、环保等诸多板块形成利好,这些板块有望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城镇化概念股是一个大概念,投资者可从三条主线把脉投资机会,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消费结构的转变、节能环保。
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拉动对建材的整体需求。城镇化不仅仅是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其提供适宜居住的便利条件。天然气管网建设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天然气价改的逐步推进,企业完善城市管网建设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带动相关投资的加大。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对城市的综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智慧城市相关上市公司也将迎来利好。
第二,新型城镇化必然带来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由于中小城镇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服务于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股,将显著受益于这一过程。衣着、医疗保险、交通通讯、家庭设备支出占总生活支出的比重在慢慢上升,城镇化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医疗保险、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其服务、文教娱乐及其服务、住宿、衣着、其他商品及其服务和食品支出。
第三,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节能环保的压力会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而进一步增强。新型城镇化对节能环保提出更高要求,而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固废处理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1300万人进入城市,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对节能环保提出更高要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固废处理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在建筑规划上也将更偏向于节能建筑建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更倾向于节能产品,对大气污染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对低碳节能产品的消费增加,对自身环境安全更为关切。
规划有助于稳定投资预期
新型城镇化对股市运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的一笔带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此次新规划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发展要求,为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未来规划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与落实,相关产业的发展景气度将获得积极的提振,房地产、装饰园林和环保行业将最为受益。
就房地产板块而言,由于城镇化会导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从而可能推高城市房价,但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在体制调整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这是一对矛盾。在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要防止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此时强化房地产调控的概率就会增加,房产税甚至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很有可能出台。如何在城镇化和化解房地产泡沫之间取得平衡是一门艺术,所以对于该行业的投资也将面临两难的抉择。
相关建材公司营收增速与地产投资增速、新开工增速相关性强,地产回暖将给这些公司带来销售弹性。整体上,城镇化中保障房及棚户区改造终将使部分房地产企业受益,鉴于目前房地产板块整体估值已经长时间处于历史低位,部分企业的较好预期将带动整个板块的活跃,城镇化的这部分内容对房地产板块短期内形成一定的刺激,带动市场人气,活络市场资金,形成利好支撑。
就其他板块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大背景下的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电子政务三大子行业,可能会成为未来产生高成长的行业摇篮,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节能环保的压力会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而进一步增强,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固废处理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此外,新型城镇化必然带来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而由于中小城镇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服务于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股,将显著受益于这一过程。综合来看,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工程,而此次公布的规划也一定程度上超出市场预期,相关板块公司或将受到一定利好支持。
而从目前股市的点位来看,在前期投资者情绪的集中发泄下,股指已经连续下探至较低位置,短期内投资者情绪也容易被点燃,市场容易借机发挥炒作。综上分析,短期来看,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发布对市场短期有一定刺激作用,稳定投资预期,但是刺激能有多远,股市后续反应能持续多久多大,还需要看后续政策的进一步公布和实施力度。另外,从基本面上看,国内经济依旧低迷,新型城镇化或仍无法完全对冲近期市场对经济的担忧,重新启动后的IPO或将对市场形成一定的资金负面效应。
规划不会拉高大宗商品价格
新型城镇化需要进行城市建设,并为转移人口提供保障性的住房,会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一定的有利条件。不过,我国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的政策已经明确,国家会限制地方政府以卖地或搞形象工程为目的大举推动房地产市场,因此新城镇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建材等大宗商品需求,但不会造成商品价格大涨。
回顾前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热时的情形,当时国内地方债务较低,货币供应量较小,而目前不论是地方债务还是货币供应量都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小,即使部分地方政府借助城镇化的名义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会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
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承受力,对于保障房及配套设施方面的民生投资也不会骤然放大,而会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所以新型城镇化不会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不可寄希望于新型城镇化带动大宗商品需求的大幅增加。
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从中长期看来,城镇化建设对于螺纹钢、玻璃等建材及其上下游产业链起到一定程度的利好作用。短期而言,还需观察钢材去库存情况,但不排除近期由于市场心态回暖,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炒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