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困难受到两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负担沉重等。连日来,《每日经济新闻》参加多场政协小组讨论会,多位政协代表均反映资金紧张的问题。钱去哪了?
每经编辑 金微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实体经济的困难受到两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负担沉重等。连日来,《每日经济新闻》参加多场政协小组讨论会,多位政协代表均反映资金紧张的问题。
钱去哪了?3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民建小组联席讨论时表示,"货币总量不少,但微观钱紧,有人要问是不是有的行业、企业或者政府占多了?还得再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在政协经济组联席会上向银监会央行负责人发问:"现在的M2总量越来越大超110万亿,但企业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如何盘活存量?如何流到实体经济?如何降低成本?"
对此,银监会副席周慕冰表示,有些钱流向了政府不希望流向的地方。
企业融资成本高达15%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皓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高企的融资成本。
戴皓表示,目前企业存在高利率、高社保、高人力资本、高环境成本的问题,当前市场上各种融资的实际综合成本已达到10%左右,民营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已达到15%-20%,在融资成本不断上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在多数制造业毛利率只有10%到15%的情况下,企业的负担沉重可见一斑。
在3月7日举行的民建小组联席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在发言中说,现在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成本高和劳动力成本增长等挑战,白重恩援引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说,过去两三年,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高于平均投资回报率。"而贷款门槛高,使一些企业拿不到贷款,更抬升了其资金成本。"
截止去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突破110万亿,今年1月末M2余额112.35万亿同比增13.2%,按理说企业应该不差钱,但钱到哪去了?
在民建小组联席会上,周小川也疑惑地说,"货币总量不少、但微观钱紧,就有人要问是不是有的行业、企业或者政府占多了?"
周小川说,我国房地产行业,家庭与开发商贷款占银行资产的20%,国际上很多国家占到了银行资产的50%,单从这一块看比例不高,"这个占比低也与我国开展商业房地产开发时间不长有关,但这一块是不是主因。"
至于有人提到存在一些僵尸企业占用了过多货币,他认为,从贷款存量和增量两方面来分析,也还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些企业占多了。"至于是企业占多了还是政府占多了,还得再研究。"
由于近年来政府性债务规模高企,尤其是地方债规模总额达17.9万亿,这也成为重点质疑的对象。戴皓认为,大量信贷资金流入地方政府,"资金池"被政府占用。政府这些基础设施资金就挤占了实体经济的贷款规模。在戴皓看来,正是因为政府对社会融资成本的"抬升效应"和对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推高了市场整体实际利率水平,"高利率为企业加重了负担,企业难以为继、生存受到了威胁。"
周小川认为,利率水平过高可能是中间环节比如银行等占多了,这个环节取决于竞争是不是充分,"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银行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在一些农村等基层竞争不充分,金融机构定价权高一点。"
钱去了不希望去的地方
在3月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经济组联席讨论会上,"钱去哪了"同样引起在场委员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向在场银监会、央行负责人发问:"政府工作提到盘活存量,现在资金总量是越来越大,但企业反映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如何让资金流到实体经济降低成本?"
钱去哪了同样是个谜。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在回复张小济质疑时表示,我们国家对银行的表内业务有监管,比如限制流入的产业比如平台、房地产,过剩产能的,但是银行的表外业务即影子银行可以绕道去,最终流向了政府不希望流向的地方。周慕冰表示,正在制定相关的措施,达到对表内表外一并管理。
张小济在会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说,资金总量大,但资金成本高的有些畸形,"这肯定在供求方面出现问题,实体经济的供方认为风险大不愿意去,而制造业无法承受这么高的利率,而资金更愿意去预期收益高的房地产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今年广义货币M2的预期增长目标定在13%左右。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将当年的M2预期增长定在13%,不过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13.6%,高于年初预期。
李克强表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适度松紧,促进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周小川认为,从总量上看,广义货币增长和信贷总量增长速度又都明显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造成国际舆论认为中国信贷总量增长过快,"反而宏观上没有人认为中国货币总量太紧、需要放松。"
盘活存量或是当下最好一条路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在政协讨论会上表示,需要盘活资金存量,一些方法如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试点扩大推广。"有些企业占用资金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把银行中长期贷款做得更活一点,资产证券化是个出路,现在试点的步伐也比较快,比如铁路的中长期投资占比很大,把部分优质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盘活能够腾出很多资金用于投放新的产业。"
周慕冰表示,盘活存量一是资产证券化,使存量的贷款在各个银行之间优化配置;二是银行之间建立贷款转让市场,银行放出去的贷款要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戴皓认为,国家应该尽快启动财税方面的改革。"如果政府把占用的"资金池"倒出来,改为发行债券的方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好处是利率低、易偿还,由于大债主退出商业银行的坏账、呆账也会大大减少,做为企业,因为资金池被倒出,利率的降低,贷款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