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观察:能源产业结构调整:雾霾治理的商机

    2014-03-05 01:1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春燕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赵春燕 发自北京

    从口罩、空气净化器、祛痰止咳药的突然火爆到环保股在雾霾天气的突出表现,这一系列由环境因素诱发的商机正在搅动商家的神经,“雾霾经济”的走红已让人难以忽视。

    去年以来,大规模的雾霾天气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首都北京雾霾频发的问题已经引发了全民关注甚至是吐槽。吐槽之余,大家戴上口罩、买来空气净化器,或者在难受时吃点祛痰止咳药。一阵雾霾带动一阵热销,越是频发的雾霾,意味着市场对环保行业的需求更大。对于这类“雾霾快消品”商家而言,商机是否会随雾霾消散而终止还是要打上一个问号。

    相比制造、销售防霾产品而言,另一种由雾霾引发的大变革在发生。近两年,在政策层面,国家对环保产业及新能源行业的扶持政策接连颁布,针对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在加速推行。

    “两会”召开期间,雾霾问题再次成为热点。昨日(3月4日)中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在回答记者问及的雾霾问题时表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雾霾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一些城市标志性的难题,而且范围还在扩大。”

    实际上,雾霾的频发正在促使管理层下定改善大气环境的决心,例如京津冀以及更多省份的“控煤令”,特别是河北省“砍”产能政策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些更加明显的变化发生在新能源行业,作为清洁能源,风电、光伏等产业去年以来正逐渐走出低谷,亦被政策赋予更多的 “优待”,并寄予更高的新年发展目标。国家电网亦在年初提出了新年重点工作目标:核准并开工“6交4直”的10条特高压线路,国家电网表示,此举有助于中东部减煤抗霾。

    笔者看来,雾霾或许并非导致新能源行业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当同在一片天空下的你我他都深受雾霾之困时,一场加速的能源产业调整由此开启,这或许才是雾霾最大的商机所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马钢合肥公司10月停产 计提损失或达12亿

    下一篇

    记者微论:让环保风暴来得更猛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