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黛丽斯中期业绩靠压缩成本扭亏 国内产能持续降低

    2014-02-24 00:5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钟舒    

    每经记者 钟舒

    上周五(2月21日)晚间,女士内衣股黛丽斯国际(以下简称黛丽斯;0333,HK)发布(未经审计)的截至2013年12月底的中期业绩报告称,由于严控成本,公司实现扭亏为盈;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约1.3%至5.4亿港元;销售成本约4.4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58亿港元减少2.4%;净利润为938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335万港元。

    公司方面表示,业绩扭亏为盈主要因为集团实行的控制成本措施,有效降低了期内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尽管目前经济情况不会比之前差,但市场需求仍然平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全球最大OEM(贴牌生产)胸围制造厂商之一的黛丽斯近年来遭遇“内忧外患”:一方面,其产品主要市场欧美地区在经济危机后,需求不振;另一方面,内地工资成本压力使企业不得不压低国内产能,并选择“远走”东南亚。公司最新财报指出,东南亚地区频发的罢工潮以及由此带来的最低工资提高令黛丽斯受到了一定影响。

    2012年7月,黛丽斯发业绩盈警称,由于深圳的制造业务将于2012年7月31日起终止营运、欧美市场气氛持续疲弱以及泰国厂房运作障碍等因素,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年度业绩,同比将出现亏损。此后,黛丽斯通过成本压缩等方式扭转业绩。

    2013年8月,黛丽斯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期内亏损进一步收窄至430万港元。此后,公司股价出现一轮明显的上涨,截至上周五收盘,公司股价跌1.79%,报收0.55港元,半年累计上涨约66%。

    不过,公司在最新财报中表示,尽管目前的经济情况不会比之前差,但市场需求仍然平淡,所以公司仍将采取较为保守的业务运作。

    最新财报显示,目前公司在国内、泰国及柬埔寨的产量分别占集团总产量的49%、46%及5%。

    事实上,由于国内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作为代工企业的黛丽斯近年一直在以各种措施降低内地产能。2011年底,深圳黛丽丝曾发生停工事件,2012年年中,黛丽斯正式宣布关闭已运营20多年的深圳厂房。此后,公司管理层表示,今后将不会再在内地新设工厂。

    另一方面,黛丽斯实施产能转移战略,加强海外产能建设,其中着重在泰国和柬埔寨建厂。公开资料显示,从2011年起,公司持续扩张泰国产能的同时,又斥巨资建设位于柬埔寨的新厂房。公司曾表示,希望柬埔寨地区的产能可以在三年内增至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东南亚地区部分国家频频发生罢工事件,劳动力成本不断抬升,这无疑令黛丽斯受到影响。最新财报披露,在柬埔寨,多个非官方工会组织要求大幅增加最低工资,由于政府跟工会谈判破裂,导致工会发起罢工及街头示威,迫使大部分位于金边的制造厂包括黛丽斯集团的厂房在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暂停运作。

    公司进一步表示,为了减低此次柬埔寨罢工事件对集团业务造成的影响,公司已将部分柬埔寨的订单转至其他地区生产,预期在短期内不会增加柬埔寨的产能,直至当地罢工平息为止。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1/12国土遭重霾侵袭 环保部“兵分”12路火线督查

    下一篇

    加码美容美发 欧莱雅收购资生堂两个品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