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罗碧 发自深圳
每经记者 罗碧 发自深圳
世联行昨日 (2月17日)发布 《2013中国50城市综合体战略地图》,根据统计,2013年全国50个热门开发城市中,11个城市综合体规模(除住宅外)超过1000万平方米。
从现有土地储备和规划来看,在未来两年,综合体规模在50座城市还将持续大幅攀升,2015年非住宅总体量将达5.64亿平方米,较2013年增长达77%。
其中,贵阳、沈阳、西安等地综合体非住宅体量,预计将在2015年超过2000万平方米;北京、济南和长沙非住宅体量也将进入2000万平方米。
世联行分析师李琳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看一个城市能否承载综合体非住宅体量,需要参考多样指标,“如果在一个时间段供应量集中增加,消化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
城市综合体建设井喷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纯住宅用地开发获得贷款的难度增大,城市综合体则包含多种形态的自持物业,开发商的贷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此外,商业物业投资也成为从住宅投资市场上撤出人群的新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开发商信心。
在上述背景下,开发商对城市综合体建设热情也开始升温。前瞻产业研究院此前发布的相关分析报告显示,“城市综合体增量在2005~2010年期间呈现井喷状态,相较于前一个五年,面积增加了将近5.4倍。”
根据世联行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全国50城市中已有11个城市综合体非住宅规模超过1000万平方米。
其中,沈阳综合体规模已超过2000万平方米。从单个产品形态看,沈阳2013年人均综合体商业面积为接近0.8平方米/人,人均综合体办公面积超过0.5平方米/人。
报告显示,沈阳并非为遭遇挑战最大的城市。分产品形态来看,贵州在商业、写字楼和酒店产品上均位 “挑战榜”第一。
世联行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贵阳城市综合体非住宅总体量约为1000万平方米;未来2年,贵阳将增加2000余万平方米供应量;到2015年,贵阳综合体数量将达30个,总体量将超过3000万平方米,在全国综合体总体量排名中将列第一位。
部分城市综合体体量趋饱和
综合体开发热出现后,包括开发商在内的相关人士多次提出过警示,比如卓越集团执行总裁张远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及商业地产目前存在过热、同质化和投资过剩等问题。
尽管某些城市存在综合体开发趋于饱和的现象,但很多城市在未来仍有扩张的计划。世联行报告显示,2013年名列“挑战榜”的城市中,仍有部分在2015年前将扩张综合体体量。其中,在商业业态存在挑战的西安,2015年综合体个数将达46个,面积将接近2500万平方米,在已有面积上增加约2.5倍。
对于综合体开发火热的原因,华德酒店顾问公司总裁黄柏林此前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因城市综合体建设建成后会对政府税收形成拉动作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开发商也会被适当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此外,黄柏林认为,综合体中多配建有住宅,开发商可以通过酒店和写字楼等产品来提升整个综合体价值,从而带动住宅价格上升。同时,开发商也可以通过酒店和写字楼产品对项目进行融资,住宅可将其变现,以此来完成借道融资。
“商业地产的发展还是要根据当地居民的人数和消费来衡量,如果超过了(一定)量,就供过于求,无法实现预期的价值。定位至关重要,位置、产品业态,以及政府的定位都很重要。”张远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