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浙江“两会”期间,有关经济建设类别的提案、议案均大幅上升。
每经记者 徐杰 发自浙江
与2012年“脱虚入实”、“振兴实体经济”,以及2013年的“城镇化”不同,“环境治理与经济转型升级”成为2014年浙江“两会”的关键词。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浙江“两会”期间,有关经济建设类别的提案、议案均大幅上升。
浙江是我国制造加工业大省,随着近年来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成本要素的制约凸显,其经济发展路径备受各界关注。浙江省长李强在作政府报告时表示,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完成5000亿元企业技改投资,“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浙江省人大提案系统获悉,截止18日下午16时,共有建议提案930条,其中经济类别提案包括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强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着力帮扶光伏产业走出困境等。
另据浙江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组公布的提案数据显示,截止1月18日中午12时,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出意见建议1034件,经审查立案730件,经分类统计,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277件,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等。
5000亿元企业技改投资计划
治水、改革和转型升级,成了今年浙江省两会的关键词,也是各个代表团代表们的热议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多份浙江省两会会议文件可见,治水和转型升级成为这些文件关键词,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有关2013年的主要工作总结首条内容即是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其一,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除治水外,“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和“双清”行动,节能减排等举措均是从环境入手,倒逼转型升级。
其二,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攻关计划、培育发展重点企业研究院,加快升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智慧城市试点。
其三,以“四换三名”促进转型升级,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等。
其四,以发展现代农业支撑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其五,以“411”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推动转型升级。2013年,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7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1.6亿美元,央企合作项目完成投资800亿元,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预计外贸出口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
不过,浙江省省长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亦指出,当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也还没有根本改变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不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取得有效遏制等。
在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时,李强表示,浙江将继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继续大力实施“四换三名”工程,淘汰改造1000家高消耗、重污染企业,完成5000亿元企业技改投资,盘活8万亩存量建设用地,组织5000家实体企业,发展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