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10月海工业务订单增加 专家担忧船企一哄而上

    2013-12-06 01:3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2012年的无单可接与无船可造的状况,令不少造船企业尤其是中小船企至今心有余悸,尽管今年以来我国造船企业新订单及在手订单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主要船企的利润仍在大幅下降。

    在12月4日举行的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上,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会长张广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传统造船行业形势依旧严峻情况下,不少有实力的造船企业已开始从事海工业务,今年比较突出的亮点是自升式平台的新接订单较多。但他指出,目前国内船企从事的海工业务主要还是低端领域的项目,完全自主设计和拥有知识产权的项目很少。

    有业内专家担心,船企一哄而上地涌向海工领域,或使海工产业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海工业务订单增加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造船业承接新船订单为4644万载重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3%,1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787万载重吨,比2012年底增加10.2%。

    虽然订单增长明显,但企业利润却在下滑。上述数据还显示,今年1~10月,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2亿元,同比下降13.9%;利润总额52.3亿元,同比下降49.8%。

    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纷纷在海工业务上谋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在政策上对船企开拓海工业务进行引导。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装备、海上工程设施市场,鼓励现有造船产能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转移,支持中小企业转型转产,提升高端产能比重。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日前表示,2012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新接订单85亿美元,在世界市场份额约为13.5%,2013年前10个月,我国海工接单金额约为128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份额约26%。

    主要从事低端领域

    然而,我国海工新建订单活跃的背后同样隐藏一些隐患。

    “海工业务需要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我国这方面的确发展很快,但是有点太快。”张广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今年国内比较突出的亮点是自升式平台接单很多,但是主要还是低端领域,企业拥有完全自主设计和自己知识产权的项目比较少。

    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造船企业向海工方面转型是大趋势,但是不能一哄而上。

    记者了解到,除了个别大型船企外,目前国内大多数船企能从事的海工项目基本都属于低端领域,这些企业鲜有涉足核心部件及设计,此外,大量船企“一窝蜂”地从事海工业务低端领域,极有可能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与资源浪费。

    浙江一家较大的民营造船厂,此前主要从事干散货船的制造。该公司一位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企业也开始从事自升式平台项目的生产,此前并没有从事过相关业务。

    大连船舶重工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想做这种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船厂有很多,但是产品质量如何,能否真正做好很难说。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大多数船厂所接的海工设备订单,主要是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海工辅助船舶及自升式钻井平台,技术相对较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则较少。有不少船厂甚至是从国外购买设计和关键设备,依照图纸组装。

    有海洋技术专家表示,海工领域的技术门槛总体较高,国内市场上使用的海工设备高端产品大部分都是进口,中国的海工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下游,缺乏“话语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环保部研究员:灰霾污染主要系人为

    下一篇

    4G牌照发放之后:三大运营商格局微妙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