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比特币价格首超黄金 专家质疑“成本理论”

    2013-12-02 01:2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当人们正在为 “比特币能否取代黄金成为资金的避难所”争论不休之时,比特币的价格首次超过黄金。

    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机构Mt.Gox数据显示,上周五(11月29日),比特币价格一度高达1242.00美元/每盎司,而同时黄金期货的价格为1241.40美元/盎司,比特币问世以来首度超过黄金价格。

    不过,涨跌波动幅度很大的比特币,昨日(12月1日)下午14点40分的价格已经回落至1091美元。

    作为比特币为数不多的研究者之一,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深顾问陈思进一直坚持比特币价格存在泡沫的观点:“比特币从技术员们玩的游戏变成投机者的赌注,一旦庄家入局,准确说有中国人的加入,注定这不仅仅是泡沫问题,也将会更值得期待,因为想象空间更大。”

    币行联合创始人王浩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单从比特币的稀缺性来讲,可以将其作为与黄金、白银并列的一种选择,但不是要替代黄金。另外,可能要到了一定阶段,比特币才会有一个类似黄金的衡量成本。

    比特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日前,央行副行长易纲在谈到比特币时曾表示,从人民银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比特币作为一种网络货币,普通民众拥有参与网络交易行为的自由。

    易纲的表态被一部分比特币投资者解读为利好消息,这些投资者认为,监管部门虽然不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但也没有将其定性为非法,不会直接干涉比特币的交易。

    而来自Mt.Gox的数据显示,上周五,比特币价格一度高达1242美元,而同时黄金期货的价格为1241.40美元/盎司,比特币问世以来其价格首度超过黄金价格。

    日前,有业内人士认为比特币有和黄金类似属性,可以进行投资,甚至有疑问比特币未来是否会取代黄金成为资金的避难所?

    市场人士认为,比特币没有任何政府持有及支持,可信性较低,目前也没有被大众所接受,流通性较差。与此同时,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幅度很大。

    王浩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比特币有两种性质。首先,由于比特币具有稀缺性,能有一部分满足人抵抗通货膨胀和投机的性质,和黄金有些类似;另外,比特币具有完美的支付体系,靠数学密码保障点对点之间互相支付,不用第三方作为担保。单从比特币的稀缺性来讲,它可以作为类似黄金、白银等稀缺性贵金属的一种选择,但不会超越黄金。

    “现在世界上有很多流动资金,总需要放在某个地方,比特币没法承载所有的钱,但在稀缺性和其他贵金属具有等价性,它(比特币)提供的只是多于黄金的选择,并不是要替代黄金。有很多投资机构、券商和银行在参与贵金属投资,然而,截至目前,并没有大的机构站出来承认投资比特币。”王浩说。

    陈思进表示,比特币从技术员们玩的游戏变成投机者的赌注,一旦庄家入局,准确说有中国人的加入,注定这不仅仅是泡沫问题,也将会更值得期待,因为想象空间更大。很难知道比特币的价格将是多少,只有下一个入局接手的买家知道。

    比特币成本衡量标准未解

    今年,黄金价格也出现几次大幅下跌,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已经在11月份累计下跌大约5.5%。有业内专家认为,由于黄金成本价格较高,即使大幅下跌也不会低于1100元的成本价。那么,比特币未来走势是否也受有类似成本因素的影响呢?

    “比特币本质上只是一段代码,不具备任何收藏价值。投资者必须频繁交易,才能赚取价差。如果每个人都抱着收藏的心态,把它锁在保险柜里,那么随着大玩家的渐次离去,比特币的价格将一泻千里。”陈思进表示,好些人认为比特币类似黄金,其实不然。

    陈思进认为,最终结局是许多人囤积了不少比特币,却一边继续使用美元,一边寄望于这些比特币能够让自己一夜暴富。比特币的交易媒介作用微乎其微,与充当“全球货币”的构思背道而驰。

    王浩认为,比特币和黄金并不一样,黄金已经存在几千年,黄金从1925年至今涨了8900%多,而互联网把比特币放在很快的“火车”上被人们熟知。但是,比特币还是有些不确定性:能解决什么问题?成本上拿矿机衡量还是拿其他来衡量等这些都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过了探索阶段,比特币可能会有一个类似黄金的衡量成本。

    “现阶段拿成本理论来论证比特币和黄金相似,很难保证,但短期内从需求上看,也很难看到以前大跌的现象,其判断的依据并非成本理论。如果比特币跌破成本价了,那么有一些人就不会玩了,而剩下一部分人就会通过低成本的矿机挖大量的比特币,这和多少人参与有直接关系,而黄金成本价和参与人数没有关系,所以,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关键还是通过创业的人打造对比特币的需求,通过运用背后支付系统扩大需求,需求越多供需稳定。”王浩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10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激增 资金饥渴仍难解

    下一篇

    房源数超过申购人数深圳安居房“香饽饽”遇冷调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