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发自北京
昨日(11月27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在香港宣布,该公司股份将于今日起在香港公开发售,并计划于12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本次中国信达将全球发售53.1884亿股H股,指定发售价范围介乎每股3~3.58港元。假设发售价为每股H股3.29港元,全球发售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约169.65亿港元。全球发售联席保荐人为美林远东、瑞士信贷(香港)、高盛(亚洲)、摩根士丹利(亚洲)等四家公司。
同时,11月25日中国信达还与基础战略者之一橡树资本签订谅解备忘录,并表示双方希望组建一家合资企业,将成立一家由橡树资本和信达资产等额拥有的合资企业。
一家证券机构魏姓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选择橡树资本成为合作伙伴,可能是因为它自身持有的不良资产较多,在处理不良资产这块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这次合作有利于中国信达逐渐走向国际化,打通国外融资通道。
今日起在港公开发售
中国信达将于今日上午9时在香港公开发售股份53.1884亿股,预计于2013年12月3日中午12时结束,股份代码为1359,将以每手1000股H股在联交所主板进行买卖。
中国信达公开资料显示,若未行使超额配售权,假设发售价为每股H股3.29港元 (即指定发售价范围每股H股3.00港元至3.58港元的中间价),估计在扣除全球发售的相关承销佣金和其它估计开支后,全球发售的所得款项净额约169.65亿港元。而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称,香港本地券商预留逾400亿港元备战今日招股。
“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充实资本,以进一步强化不良资产经营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同时为协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业务平台补充资本。”信达相关人士表示。
根据中国信达公开资料,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169.65亿港元大致分配如下:约60%(约101.79亿港元)将用于发展核心业务,即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约20%(约33.93亿港元)将用于发展金融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约20%(约33.93亿港元)将用于公司金融子公司的增资。
“中国信达拥有领先的不良资产获取、管理和处置能力,并不断以改革创新引领业务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信达还拥有较大的债转股资产组合,这为我们带来了巨大增值潜力和丰富的股权管理经验,给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信达总裁臧景范指出。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是第一家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在北京成立。2010年,中国信达成为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2年,中国信达成功引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UBSAG、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和渣打银行的战略投资,成为目前唯一一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011年、2012年12月31日及2013年6月30日,信达资产的不良债权资产净额分别为人民币72.9亿元、170.9亿元、560.2亿元及862.5亿元。截至2013年6月30日,信达资产的净利润为40.17亿元。
与橡树资本成立合资公司
11月25日,中国信达与基础投资者之一的橡树资本订立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橡树资本集团的官网公告发现,该备忘录的内容包括:橡树资本和中国信达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寻求合作商机以利用信达在中国的经验,橡树资本在其他地方的经验。双方希望成立一家由橡树资本及中国信达等额拥有的合资企业,以投资于中国的不良资产。
“信达在中国的经验及专业知识无可比拟,可以给予我们独特的机会参与中国的不良债务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与信达分享我们对全球不良资产投资的见解和专业知识。”橡树资本总经理JohnFrank在其官网公告中表示。
中国信达董事长侯建杭也在橡树资本官网上述公告中表示,这“标志着我们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开始,我们会充分利用各自现有的人才和专业知识,共同建立一家优秀的合资企业。”
上述魏姓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中国信达之所以选择与橡树资本合作,大致是因为橡树资本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据公开资料显示,橡树资本持有的资产中约有1/3也是不良资产。
据橡树资本官网资料显示,橡树资本是一家全球领先投资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13年9月30日,公司管理资产约798.18亿美元,其中投资于不良贷款的资产为216.44亿美元,仅次于其持有的公司债券 (高收益债券及优先债券)资产,占比27.12%,约占持有资产的1/3。
而中国信达11月25日在港交所公布的网上预览资料集显示,信达资产管理只有不到一半的收入来自不良资产的重组业务,但该业务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利润,中国信达其他业务包括投资、资产管理以及其他金融服务。
“此次合作将有利于信达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渐走向国际化,打通国际融资的通道。”上述魏姓分析师指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