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药提取委托加工拟停止审批 2016年全面叫停

    2013-11-26 01:32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文件,要求各地药监局一律停止中药提取委托加工的审批。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发自北京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中药提取物进行规范。

    征求意见稿称,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各地药监局一律停止中药提取委托加工的审批,此前已批准的委托加工应严格按照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中药前处理和提取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药监安〔2002〕84号)的要求加强监督管理。

    征求意见稿同时还表示,自2016年1月1日起,凡不具备中药提取能力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一律停止相应品种的生产,已获得批准的委托加工也应一律废止。

    有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将迎兼并潮,“对小企业来说,面临的是停产;对大企业来说,则是兼并整合的良机。”

    中成药行业将迎兼并潮

    道地药材网总编王胜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出台主要是为了提高中药的质量。如果原料没有保证的话,中药质量就无法保证,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杂质或者毒素将给患者带来直接生命危险。

    王胜勇曾经在省级药检所工作,专门负责中药资源和中药质量标准,他介绍说,目前对于中药的检测主要是对含量、成分进行指标检测,有时候即使指标达到了,可能实际上并不是从中药材中提取出来,企业自建原料提取生产线显然有利于企业掌控药材的质量。

    一位从事中药提取企业人士告诉记者,新规意味着所有的中药企业都必须自建原料提取生产线,原来有自己原料提取车间的企业基本是不会受到影响,那些外购原料的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将面对停产或者被兼并的局面。“对小企业来说,面临着停产;对大企业来说,则是兼并整合的良机。”

    新建中药原料生产线面临成本高的问题。上述业内人士称,新建中药原料生产线,新车间的投入至少要500万元,按照新版GMP标准还需要追加至少300万元的投资,提取设备最基本配置也至少要300万元,工艺流程的标准化还需要投入两三百万,这样总共成本算下来,接近1500万元。对于一家每年原料采购金额2000万元的企业来说,他们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利润用于原料厂的投资,而不少小的中药企业每年用于原料药的采购金额几百万,其原料提取车间投入大,但是由于规模小,需求少,成本反而会高于之前外购,基本是亏本。

    取消中药提取物“药字号”

    征求意见稿还表示,已取得药品文号的中药提取物,在该批准文号有效期届满后,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予再注册。但来源于新药的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按化学原料药管理,并供化学药品制剂生产使用品种的批准文号除外。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秘书长韦绍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早有业界人士建议取消对中药提取物的批准文号管理,鼓励有能力的制药企业生产中药提取物。

    韦绍峰介绍说,一直以来,部分中药生产企业因为没有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批准文号而不能生产,而拥有中药提取物批准文号的企业中,有的产量较小,有的没有生产。由于市场需求很大,有的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便从市场上收购,然后贴牌销售,导致产品批次间的质量均一性缺乏足够保障,产品质量风险较大,给中药生产企业在供应商管理、GMP认证等方面造成较大困难。征求意见稿鼓励有能力的中药生产企业自己生产中药提取物,将改变有需求的企业因没有批准文号不能生产,有批准文号的企业产量小甚至不生产的现状。

    中药提取物将实施备案管理

    根据征求意见稿,中成药生产企业应明确药渣数量、流向、用途等,建立可追溯的登记档案,对能分离出完整药材或饮片形态的药渣应采取毁形等措施,防止流入药材或饮片流通环节。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家药典规定中药的原料必须为中药饮片,即经过加工处理的中药材,但是在目前市场上存在不少中药饮片的价格反而低于中药材价格反常现象,其中原因便是掺假。

    据《北京晚报》报道称,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说,不少缺乏商业道德的 “现代中药”生产企业把提取过“有效成分”、“单体”的中药原料再加工切片,以饮片方式销售到药材市场上去。使得许多药厂用这种 “饮片”生产出来的中成药药效大减,甚至完全失效。

    随该意见一并公布的还有《中药提取物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附件。据附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负责建立中药提取物备案信息平台。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应通过中药提取物信息平台进行备案,公开包括中药提取物名称、生产企业、使用该中药提取物的中成药品种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信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重啤“降价”卖资管公司嘉士伯或将接手

    下一篇

    深圳医改新政 民资办三级医院每床补贴10万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