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三部委部署东北收储:禁购进口玉米大豆

    2013-11-26 01:3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昨日(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发布了 《关于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强调严禁收购进口的玉米和大豆,“一旦发现疑似进口的玉米和大豆,暂缓收购,并请有关部门进行鉴别,跟踪来源,严防进口的玉米和大豆进入本次收储环节,违者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通知》对进口大豆与玉米进行严防,范围主要圈定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目前,东北是我国传统非转基因大豆的主产区,其中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占全国四成左右,但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6735万亩,到2013年面积只有3150万亩,4年累计减少一半,且下降速度有明显加快趋势。

    最近几年,我国进口大豆与玉米数量均出现大幅增长。金石期货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进口大豆占国内大豆的总供应比例约为84.98%,玉米进口占国内玉米总供应比例约为3.21%。

    金石期货研究所副所长高艳滨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储备大豆最后流入市场,还是以国产大豆途径消化,不像进口大豆,国家对进口大豆规定只能进行压榨生产消化。”

    《通知》还提到,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家委托作为执行主体承担这次国家临时收储任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按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安排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贷款 (含收购费用和露天储粮设施搭建费用),由具有相应贷款资格的收储企业直接到当地农发行分支机构承贷。具体贷款办法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牵头制定的办法执行。

    以往委托收储企业收储,一般是由中储粮直属企业为承贷主体,统一向农业发展银行承贷,并根据秋粮收购情况及时预付给委托收储企业使用,保证收购需要。这是历年来国家粮收储资金政策管理最大的一次调整。

    中储粮在 “落实国家2013年秋粮收购政策”中也提到,这是对以往由中储粮总公司统贷统还的政策作出较大调整。中储粮除了不再总揽临储收储资金的使用,也不再独立负责粮油托市收购委托收储企业的监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银行被赋予监管权。

    统贷统收政策终结后,收储企业分别向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可以使收储政策在执行层面更加灵活。高艳滨说,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储粮的权利,能降低因为过度集权带来的贪污腐败几率,并使中储粮公司在相关收储的监管、收储执行等步骤简化,同时,相关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特点进行自主贷款收购。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阎庆民:民营银行坚持纯民资发起

    下一篇

    房企欠税3.8万亿?任志强发炮巨头喊冤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