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机场与港口是上海国资旗下交运板块企业的两大重要基础产业,其中,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集团)于1998年5月28日经上海市政府批准组建成立,统一经营和管理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盛集团)是上海市港口和航道建设的投融资主体,肩负着建设、开发洋山深水港和市内河航道两大重任。
目前,上海国资旗下机场与港口的上市公司分别为上海机场(600009,SH)与上港集团(600018,SH)。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在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中,上海机场的资产注入备受期待,而两家交运基础设施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上海机场:有待资产进一步注入/
机场集团目前拥有上海浦东机场与上海虹桥机场两大国际机场、4个航站楼以及5条跑道。2004年1月,机场集团对上市公司上海机场进行了资产置换重组,上海机场的大部分资产和业务从 “虹桥”转向 “浦东”,即主要拥有浦东机场的候机楼及一期跑道等资产,业务集中于浦东国际机场的经营管理与地面保障业务,而浦东机场的其他资产,上海机场则通过租赁的方式向机场集团支付租金使用。
上海机场2012年12月28日的公告显示,其与机场集团签订《资产租赁协议》及《补充协议》中提及,上海机场向机场集团租赁浦东机场内T2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和飞行区内的二跑道部分场地、三号跑道等,租赁期限从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其中2012年这部分的年租金为约1.536亿元。
除此之外,虹桥机场的一期和二期、物流货运业务一级航站楼等机场集团的资产和业务目前都没有注入上市公司。
“上海的国际长途航班基本全部集中在浦东国际机场,部分日韩航线在虹桥机场,国内航线部分则在两个机场之间分配,存在此消彼长的态势,因此解决同业竞争迫在眉睫”,兴业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上海机场作为体量比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化之后有利于提高上海国资整体的证券化率。虹桥机场二期规模与浦东机场规模类同,另外机场集团还有物流、航站楼等丰富资产,这些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很大提高该集团的证券化率,也符合国资委的计划预期。”
一位券商研究员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国资委酝酿的这次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融资计划,从投资潜力来讲,最有想象力的当属上海机场。
事实上,上海机场的上述公告中也提及了机场集团的承诺,即“未来将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并一如既往地注重和保护股东利益”。不过上海机场称,目前该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先期进展,但尚未能形成完善的具体操作方案和时间表。
交运行业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上海机场可通过向机场集团增发股票的方式购买资产,逐步将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其他剩余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有推动机场集团整体上市的可能。
上港集团:改革力度或有限/
上海港位于我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一方面毗邻全球东西向国际航道主干线,另一方面联系着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核心货源腹地,而且国家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为上海港目前的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由上海国资委掌控的同盛集团是上海市港口和航道建设的投融资主体,是洋山深水港开发建设的主体,主要承担洋山深水港项目的投资管理。而作为上海港主要上市平台的上港集团目前由上海国资委直接持股40.8%,同盛集团持股23.26%。
资料显示,上港集团经营的核心资产洋山深水港工程于2002年正式开工建设,建设主体为同盛集团,主要分为一期、二期、三期,2009年末,洋山深水港区主体工程全面建成。上港集团收购第一期工程之后,二期及三期则以受托方式经营,由上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盛东公司、冠东公司受托经营管理,为了结束这种暂时性及不稳定的委托经营状态,上港集团不得不收购了二、三期的港口资产。
2010年10月底,上港集团启动定向增发预案,以约79.22亿元价格向同盛集团购买旗下的上海同盛洋西港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洋西公司)100%股权和上海同盛洋东港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洋东公司)100%股权 (即洋山港二期、三期码头资产)。收购完成后,同盛集团持有上港集团的股份由原来的16.81%增至如今的23.26%。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落实之后,相关政策被认为对上港集团有重大利好。上港集团副总裁严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区总体方案的颁布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其中关于航运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可以集聚更多的航运要素,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内涵更丰富。
但对于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严俊对记者表示,集团会在市政府市国资委统一安排下进行相关内容的策划,目前暂时还没有可以对外透露的内容。
有券商研究员表示,由于业务增长稳定目前没有必要扩产能,加之体量太大,上港集团改革的想象空间不大。目前,上港集团主要有集装箱、散杂货、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自2010年起,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保持世界第一。
“上港集团本身就是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作为上海唯一的港口平台,其产能的扩张或者以后资产的注入要与需求相关,目前吞吐量每年增长5%左右,照这样增长短期内并不太需要扩充产能”,该研究员认为,如没有什么特殊事件,上港集团改革想象空间并不是很大。
记者观察
上海国资交运板块改革任重道远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从上海国资旗下的交运板块部分上市公司业务来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涉及出租车业务的公司包括强生控股(600662,SH)、海博股份 (600708,SH)、锦江投资(600650,SH)以及隶属崇明县国资委的亚通股份(600692,SH);涉及汽车租赁业务的公司有强生控股、锦江投资;涉及汽销汽修业务的公司有交运股份(600676,SH)、强生控股、锦江投资;涉及物流业的公司包括海博股份、锦江投资、交运股份以及长江投资(600119,SH),其中海博股份、锦江投资以及交运股份都有冷链物流,长江投资、交运股份以及锦江投资都有国际货代业务等。
一位券商研究员分析表示,“事实上,由于历史原因,交运板块的上海国资企业产业布局交叉且复杂,业务主要集中在出租车、公交、物流、汽销汽修、旅游等领域”,涉及多个上市公司,有些业务体量较小,对盈利贡献有限,造成资源的分散浪费、协同效应差,亟待通过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理顺。
兴业证券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国资上市公司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平台,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目的是以有限权益资本撬动更大资产控制能力。地方政府对国资上市公司的控制除了是绝对大股东以及任命企业高管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掌握了资源分配。比如亚通股份之前主营崇明至上海的摆渡运输,在长江大桥通车后,其主营业务大幅下滑,崇明县国资委为保住上市公司,向亚通股份逐渐注入房地产开发、旅游等资产,置出航运资产。
“国资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目前交通运输板块内的公交、物流等业务分散在多个上市公司,竞争激烈,不利于提高盈利能力”,上述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我们认为,上海国资委完全可以站在产业的视角,将相关资源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强的规模效应。”
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中,上海机场与申通地铁的资产注入被业内视为最值得期待的亮点。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港口、机场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是不错的选择。
“机场、港口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实现与航空公司、航运公司更好地合作,为公司带来更多业务量,并能引进先进的管理,同时也可弥补其改扩建的资金需求”,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对战略投资者股权比例的要求是不改变机场、港口集团的控股地位。
总体来说,对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有研究员表示,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力度逐渐加强,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整合复杂交叉的产业结构,逐步推向市场化、产业化与国际化,重点将是完善分类监管,深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长效约束机制,以及建立公开透明的国资流动平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