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酝酿6年迟迟未动 国务院再提

    新华网 2013-11-21 17:45

    新华网武汉11月21日电(记者徐海波)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最早于2007年提出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为何6年来进度缓慢,遭遇了哪些阻力?不动产信息的一体化,能否助力完善科学的市场化楼市调控体系?

    分部门登记带来诸多弊病

    不动产是指实物形态的土地和附着于土地上的附属物,主要包括地产和房产等。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由一个部门承担,理顺了部门职责关系,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了办证环节,将大大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各地在中央统一监督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将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

    目前,我国不动产登记的职责分布在多个部门。住建部门负责房屋所有权登记;国土部门负责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等登记,农业部门负责耕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林业部门负责林地登记;此外,还有渔业、海洋部门分别负责水面、海域等登记。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府法制协调司司长青锋在前不久召开的“不动产登记与投融资专题论坛”上表示,“分部门登记不仅造成人民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繁杂,也容易造成登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或者相互矛盾,对不动产物权变动、查询带来了诸多不便。”

    更多人从这一制度上读出了“反腐”“控房价”等效果。被网友一抓一个准的“房叔”“房姐”就证明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打击贪腐的作用。在楼市调控方面,更赢得了掌声。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微博]在微博中表示:“这是好政策,如果今年实施,房价马上会跌。”他的观点得到许多网友的赞同和转发。

    6年酝酿寸步难行

    众所周知,不动产登记是《物权法》的基础内容。早在2007年,《物权法》出台时就明确提出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但6年过去,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等难题尚未根本解决,究竟是哪些阻力在“作怪”?

    许多人都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看到了其背后调控楼市的“真实意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全面征收房地产税提供了条件,监管部门更加准确及时地掌握商品房规划建设、市场供应及销售成交等数据,实施有效的监控,对症下药制定调控政策。

    不过,这一美好设想却屡屡遭遇困难。很多业内专家看来,我国目前不动产登记较为混乱,主要体现在负责登记管理的部门不统一,不动产登记机构存在“多头行政”的局面,不动产登记存在着碎片化现象,使得登记成为一个社会成本很高的复杂过程。

    技术上的瓶颈也阻碍了统一登记的顺利推进。武汉市住房信息中心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虽然从技术上看,住房信息录入、联网并不困难,但实际上,由于各地技术标准、平台条件及人才素质不统一,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

    除此之外,市场人士更多地认为,一些地方或部门不愿意主动配合是联网搁置的主要原因。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华中)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表示,统一登记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都不希望将这一财产暴露,地方政府不配合、官员信息难公开、基础数据整理庞杂等因素均使这项工作寸步难行。

    影响房价还需政策配套

    业内普遍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推行,意在推进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拥有大量房产的人可以被很快确定,既有利于反腐,也有利于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还帮助相关部门摸清全国楼市状况,科学地调控房地产市场。

    不动产登记系统及房屋价值动态评估系统是实施房产税的两大技术前提。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已完成房屋价值评估系统建设,如果不动产能够统一登记,房产税的推进将消除主要技术障碍。

    张东说,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建立后,同一权属拥有人名下在不同城市的房产可一并查询,异地购房的资金流向、程度、走势将可统一监控,个人在各地限购政策中“逃过一劫”的异地炒房不再是漏网之鱼。

    李国政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后,住建部将对各城市的房地产交易、个人住房产权信息变更等进行实时监控,系统实时更新数据。不过,他对不动产登记促进房价下降持谨慎态度。他说,不动产统一登记会对房价下降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很明显。“部分热点中小城市可能有所下降,全国市场房价的变动还是依据整体经济环境、调控政策与市场需求来决定的,不会随着一项政策的出台而大起大落。”

    专家表示,要想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真正发挥作用,除了数据库本身实时登记及时更新外,登记系统还需要和民政、公安、税务及银行等部门信息联网,并突破“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各部门、地方数据的横向整合和共享。

    上一篇

    徐安琪·十五岁上北大:“安琪老师”演讲培训之路(完)

    下一篇

    年末股市再刮保壳风 A股何时作别不死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