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项峥:向产能过剩宣战 银行切忌一刀切

    2013-11-06 00:47

    项峥(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11月4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表示,化解过剩产能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化解产能过剩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积极落实并采取有效措施,也需要金融部门发挥信贷政策的指引作用,通过资金面的约束,推动经济运行去产能化进程平稳完成。

    过去相当长时间,我国信贷资金面约束不强,主要是因为资金走向存在盲目性,而不良贷款压力倒逼银行释放信贷资金维持过剩产能低效运转。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各地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绘制宏伟蓝图,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最终引发了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在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并亏损时,若金融机构集中收贷会引发连锁反应,并增加不良贷款增长压力。在内部考核与惩治机制下,为避免本行不良贷款余额急剧上升,金融机构往往是通过借新还旧、逐步压缩,努力维持企业最低程度运转。这样一来,导致去产能进程缓慢。

    增加资金面约束,要避免“一刀切”。如何在收与放之间寻找一个黄金平衡点,是金融政策引导去产能进程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产能过剩,主要根源在于规模化的大生产。但规模化大生产本无责任,且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的错位。比如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相对紧张,需要急剧扩大产能。但产能增加后,有可能因为市场需求收缩造成产能过剩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是预期未来市场需求旺盛,现在扩张产能,但因为预期的市场需求增长没有如期而至,造成产能过剩问题。因此,需要区分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金融约束。对于市场需求已经严重萎缩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增长的产能过剩行业,要坚决压缩,不惜以不良贷款增长为代价。但对于仍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暂时产能过剩行业,则要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给予适当扶持。

    事实上,产能过剩并不只是在我国发生。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经历三次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作为制造业大国,日本也经历多次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家电、汽车等传统制造业。从美国和日本治理产能过剩问题的经验看,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共同的、重要的途径。同时,也应该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和可持续金融,强调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

    要积极发挥金融政策的引导作用,实施差别化产业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强资金面的约束,避免政策执行中的“一刀切”,促进去产能进程顺利完成。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叶檀:明年可能有小型房企破产

    下一篇

    娃哈哈再度进军白酒行业 多元化布局成效待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