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政策依旧是每月购买850亿美元的债券,这和数月以来的状态没有任何变化。但在金融市场,投资者看待这一计划的心态已经悄悄出现转变。
美联储的政策依旧是每月购买850亿美元的债券,这和数月以来的状态没有任何变化。但在金融市场,投资者看待这一计划的心态已经悄悄出现转变。
在10月30日结束的政策会议上,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同时警告称美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几乎和前一次政策会议的措辞类似。消息一出,金融市场很快将其解读为今年缩减购债计划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美元指数迅速上扬,股市及商品等市场则显露疲态。
而在全球决策层,他们似乎也默认了这种风险的存在。就在美联储结束政策会议后不久,包括日本央行及欧洲央行在内的全球六大重量级央行联手宣布,已经达成长期货币互换协议,目的在于防范因金融紧缩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在人们对美国政府停摆带来的疑虑消退前,美联储不得不继续使用其大力度的“药剂”。
美联储措辞朦胧引发退出猜疑
根据美联储作出的政策决定,其需要看到更多证据显示经济持续好转后,再考虑缩减债券购买计划的力度。根据10月30日所发表的声明,美联储决策委员会在何时结束债券购买计划这一问题上处于观望状态。
美联储还维持了上一次政策会议的措辞,称只要失业率高于6.5%、通胀率预期不高于2.5%,便将维持基准利率在现有的超低水平不变。但该行也承认经济信号较弱。美国政府的预算之争在本月初导致部分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停摆16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不过,此次的声明中仍然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在10月声明中,美联储写道,“住宅领域复苏在最近几个月略有放缓。”这一措辞相较于9月时声明更为悲观。而9月声明中有关“近几个月来金融状况趋紧的势头如果持续,可能延缓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复苏的步伐”的句子被删除。
汇丰证券在美联储声明公布后发布报告点评称,决策委员会没有直接提及近期政府停摆的问题,这或许暗示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美联储是否会在12月的会议上宣布退出需要取决于未来经济数据的表现。
花旗银行则大幅上调美联储在今年12月及明年1月政策会议上宣布削减债券购买计划规模的概率,将12月开始采取行动的概率由10%上调至20%,将于明年1月采取行动的概率从25%上调至45%。
六大央行联手防“失血”
美联储制造的朦胧退出预期,令美元对大部分货币出现显著涨幅。北京时间10月31日18时45分,美元指数报79.95点,涨幅0.31%。欧元对美元汇率报1.3666美元,欧元下跌0.51%。不过,美元对日元汇率报98.21日元,美元下跌0.24%。
同一时间段,纽约期金价格跌幅超过1%。而在当日的亚太市场,主要股指普遍走低。日本、韩国及印尼市场的跌幅超过1%。在欧洲股市早盘,主要股指则表现不一,英国及德国股市温和走低,法国股市小幅上扬。
这种对于“退出”的担忧不仅仅在投资者间弥漫,决策层也对此有所考虑。日本央行10月31日表示,该行将联手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将“临时双边流动性互换协议”常态化。在得到进一步通知之前,上述互换协议将持续有效。
除了美联储,一些央行也已经传递出紧缩的意愿。本周,印度央行在数月内第二次上调基准利率。而新西兰央行虽然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表示鉴于住房市场的势头,明年可能有必要加息。
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各大央行得以在市场流动性紧张之时,向其所辖的银行、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特定货币资金。欧洲央行方面表示,现有的临时互换协议帮助缓解了金融市场的资金紧张局面,降低了资金紧张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而常态化的协议将充当稳定流动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