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上海
中国的制造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水平和供应链整合能力,走出一条“智造强国”的道路已成为了一个广为关注的议题。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的2013第二届全球运营高峰论坛上获悉,以“中国智造业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运营高峰论坛上,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前通用电气(中国)副总裁许正、亚洲制造业协会CEO、秘书长罗军等就中国 “智造”、3D打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制造型企业向服务转型、大数据等话题进行主题演讲。与此同时,来自微软、戴尔、3M、英格索兰、紫荆花等中外知名企业的代表也会就大数据和创新在圆桌讨论环节深入探讨。这场企业领袖和学者云集的盛会将为制造业企业全球化运营打开全新思路,向中国制造业提供“养分”。
传统行业用“脑子”竞争
在阐释“传统行业怎么用脑子竞争?”这一话题时,杨敏德表示,传统行业与智能生产的区别就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传统行业喜欢人海战术,遇上难题一般是多放几个人去解决;而智能生产是用“脑子”解决问题。
杨敏德还指出,在使用这些创新科技时,还必须使管理者有高超的能力,才能与基层工人沟通、解释这些科技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所以,溢达会启发每一个员工的创新能力,并提供创新的平台让他们来发挥,特别是年轻人。
3D打印行业人才缺乏
罗军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发展趋势,我国的制造业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下一步发展一定要用新型技术、智能技术来引领或者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因此,他认为,3D打印技术关键是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去年全球3D打印技术的装备和应用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中国同领域设备和服务的规模为10亿人民币左右,市场还很小。针对3D打印技术的研究和人才还十分缺乏、行业资源整合还不够。
在谈及3D打印技术是不是能够替代传统制造业时,罗军认为,传统制造业技术还是有非常完善和成熟的地方,而且工业特点,材料、成本等很多方面,3D打印技术明显不能完全替代,所以,他认为3D打印技术和传统技术是互补的关系。在个别高难度复杂个性化的领域,传统技术甚至是3D打印技术的前项。
汽车智能化是趋势
长安汽车副总裁马军认为,“如果我们真正要从制造大国变成创造大国,则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自主开发,所以这几年长安在自主开发上的投入非常大。”
在谈及未来智能化对汽车产业制造的影响时,马军表示,随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今后机器人的使用会加大,另外还包括大量地采用自动检测。“我们认为,未来汽车智能化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但是汽车行业必须和互联网企业进行融合、合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汽车智能驾驶或者汽车新消费理念出现,奠定好基础。”除此之外,马军强调,这个时代会对汽车厂带来最大的挑战,汽车厂得转变得快才能保持上游的地位,如果变慢了就会沦落为价值链的末端,这就是他对未来“智”时代对汽车行业挑战的思考。
传统产业在工业改造中占主导
对于传统制造业的整合问题,许正认为,整合会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新时代,未来有两种生存形态会浮现出来,一种称为可以整合产业链,可以整合大的平台,苹果就是这样的公司;还有一类是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零部件和各种各样的服务,扮演重要角色,称之为隐形冠军,比如苹果公司上游的制造企业和供应商是这类角色。
许正还指出,未来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工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在未来两者融合和工业改造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信息产业公司,一定是传统产业公司,因为互联网公司不真正掌握基础设施,无法在基础上发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