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裴文斐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裴文斐 发自上海
在上海自贸区细则发布前夕,国内数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首席论坛上畅想自贸区建设。
“上海自贸区最吸引外资银行的地方在于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会减少,人民币离岸业务可以在自贸区开展,海外资金的成本比国内要低,在自贸区注册企业的运营成本会大幅下降。”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预计未来自贸区里的融资利率比在岸市场要低2~3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虽然国内目前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还不能够在全国彻底放开利率,但在自贸区域内可以放开。
“因为自贸区本身就是高度开放的,参与的机构包括中资、外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与国际市场连通。”连平说,“假如利率不能完全自由浮动,有可能会带来包括套利交易等诸多问题。”
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则指出,从长远来看,如果仅上海自贸区实行利率市场化,其他地区的改革迟迟不推动,套利、投机同样会出现。
在自贸区的监管创新方面,连平表示,自贸区内银行业应该加强统一监管,整合出一个自贸区的金融管理局。
“目前实行的金融管理是按条线划分,主要是一行三会,如果在自贸区内仍然分头监管,对于自贸区各个经济主体的经营运作很不方便。”连平说,“我建议把监管部门整合起来,比如成立一个整合起来的试验区的金融管理局,把相关的管理放在一个办公室来做,一站式进行管理。”
刘利刚则猜测,自贸区的金融监管机构可能是一个综合性的监管机构,“这里面可能会有商务部、税务局、海关、央行、银监会(的机构),甚至将来有可能证监会也会参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