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鑫以让“壳”未果 星美联合第三次重组告吹

    2013-08-13 01:1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记者 曾剑

    星美联合 (000892,前收盘价6.28元)的重组又一次宣告失败。

    因控股股东上海鑫以筹划涉及公司的重组事宜,星美联合于8月1日起停牌。不过,公司今日公告,因重组相关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决定终止重组,股票将自今日起复牌。

    第三次重组失败

    星美联合公告称,上海鑫以拟出让对公司的控制权,引进其他战略投资者,实现公司控制人变更,并由新的收购方存续上海鑫以对公司进行的重大资产重组、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的承诺。

    据悉,在停牌期间,上海鑫以与收购方就《股权转让协议》及股权转让款的支付安排等核心条款进行了多轮商谈。然而,因股权交易相关双方未能就《股权转让协议》的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决定终止此次股权收购事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自上海鑫以入主星美联合后,星美联合第三次重组失败。

    早在2009年10月12日,星美联合在完成股改和破产重整后,上海鑫以的控制人杜惠恺即启动重组,拟将部分房地产项目注入公司。2010年7月,因重组资产项目规划发生重大变化,星美联合撤回了重组方案。当年10月,证监会明确表示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组申请,杜惠恺的重组愿望也就此落空,并表示愿意让出控股地位。

    此外,在2012年1月5日,星美联合也曾宣布重大事项停牌。但仅仅一周后公司就匆匆结束了重组。

    或受制于高昂重组成本

    对于星美联合这家公司,不少投资者应该颇为熟悉,因为公司的主要资产和负债已被剥离,一直在等待重组方的降临,是A股市场上一个著名的“壳”公司。照理说,这样的净壳公司应该十分受资本的欢迎,但公司却屡屡重组受挫,究其缘由,或是受较高的重组成本所制。

    资料显示,上海鑫以当年拿下星美联合股权后,随即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和破产重组,并替公司偿还了巨额银行债务。再加上后续的多年运营,累计投入现金成本应在5亿元以上。另外,杜惠恺2009年入主上海鑫以又花费了2亿元。这些巨额的资金投入必然对潜在的收购方构成了较高的“门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星美联合重组屡屡受挫,加上公司实际控制人杜惠恺在国内主要经营房地产业务,公司的未来恐怕只有寄希望于相关限制政策的松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股权转让纠纷升级 金鹰股份被诉至公堂

    下一篇

    公司快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