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RQFII试点扩围 香港中资机构“求保护”

    2013-08-05 01:38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每经实习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7月份QFII和RQFII额度集中“放水”。

    据外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外管局7月集中发放了14.9亿美元QFII额度和170亿元的RQFII额度,较6月份有显著提升。截至7月底,QFII、RQFII总额度分别增加至449.53亿美元、1219亿元人民币。

    此外,7月份里,RQFII发行主体也从中资机构放宽至各类金融机构,试点范围扩至中国台湾、伦敦、新加坡等地,引发香港地区中资机构的担忧。但专业人士表示影响并不大,香港依托于与内地的特殊关系仍将处于优势。分析人士称,RQFII市场的全面开放仍处在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中。

    外汇局接连额度“大放送”,拓宽发行主体,扩大试点地区范围,都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项下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

    RQFII扩围

    中国证监会公布的《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RQFII名录》显示,截至2013年7月底,共有16家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获得RQFII资格。《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港资金融机构首次出现在RQFII名单中,即恒生资产管理获批10亿元。汇丰香港环球资产管理公司也已获批,但还未给出额度。值得注意的是,7月12日,RQFII试点范围从目前的香港,扩大至中国台湾、伦敦、新加坡等地,发行主体也从最初的中资机构放宽至各类金融机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将RQFII试点在新加坡、伦敦进一步拓展,将为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注入新的活力。对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伦敦等地金融机构参与RQFII试点,将参照现有香港金融机构参与RQFII试点相关法规实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RQFII试点迄今共三批,第一批RQFII一共只获得了200亿元额度,又有20%股票、80%固定收益的配置要求,做出特色的余地不大,产品全投入了债券,投资回报率不高;第二批RQFII则是A股ETF产品,500亿元额度也没有用完。

    相关人士透露,“如果这时RQFII又给了新加坡等地,那香港地区的‘机会’就小了很多,毕竟国际市场和投资者都是直通和流动的。”

    从这个角度看,香港一些中资机构的担忧似乎不无道理。据港媒报道,近日,一份以“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的名义起草的文件火速递交至内地监管机构,建议将香港作为RQFII业务开展中心,延迟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开放,并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严格区分,制定中外资额度分配比例。

    对此,有专家表示,“这样做的意义不大,这本质上还是寻求保护,保护下不可能会有优势的,应该还是让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靠保护出不了强者。”

    离岸中心之争

    RQFII扩围究竟会不会对香港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微博中表示,“我个人一直都强烈不看好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因为仰赖中央政策的倾向和离岸交易的本质属性是不相容的。”

    鲁政委此前也曾指出,“香港需明白其自身发展永远都需要依托持续发展的内地经济及金融市场,因此香港不应排斥其他试点地区,而应利用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以更积极态度帮助内地完善人民币的制度建设。”

    不过,上述专家认为,RQFII扩围对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的冲击并不是很大。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部经理桂浩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觉得这个影响不大,香港从目前来看是人民币最大的离岸市场,虽然台湾、伦敦等地也在积极发展,但总体上因为香港和内地特殊的关系,使得香港离岸中心处于一个相对强势的位置,这不会轻易改变。”

    外管局接连额度大放送,是否就意味着RQFII市场即将全面开放?

    对此,桂浩明认为,“这不一定意味着全面开放,实际上还是处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中。现在RQFII上开放的步子稍微大一些,但在还受到管制的前提下,说大规模开放是不现实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寿险费率新政今起实施 消费者望受益

    下一篇

    沪指周线二连阳看多声渐强 私募不买账建议加仓医药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