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让人民同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习近平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最新注释,凸显中国梦的本质

    2013-06-28 01:19

    文:李泽民

    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这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一本书的书名,他在书中写道,中国需要应对自身经济增长带来的“所有负面结果”。

    他所言的那些负面结果,包含了当下中国人最为忧心的、也是最为痛感的地方,譬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

    如何诊治这种沉疴之疾?托马斯给出他的答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梦,这不仅符合人民期望,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年,“复兴之路”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此阐述了“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中国织梦 直抵人心

    今年“两会”尾声,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对着2948名与会代表,以殷殷的期望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圆梦之旅,他以战国《尚书·周官》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提醒当下,实现“共同出彩”任重而道远。

    170多年来,这个沧桑国度的近现代历史,以沉重而蹒跚的步履起航,它作别国祚日微、民不聊生的年代,向强国的梦想靠近。

    那时节,从洋务之路再到天朝上国的梦碎,从改革图强继而师夷长技的变革,尽管这一自强过程颇多指摘之处,但传统框架已被成功解构。而百日维新、五四运动更让文化的窠臼一层层剥开。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就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筚路蓝缕的耕植,逐渐卸下自身的负载,轻装向前。

    作为公众媒体,《每日经济新闻》在今年“两会”期间,以“中国织梦”为题发挥媒体之责,用国人的“十个梦”赤心记录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蓝图。

    诚如其中所言,我们希望着粮食满仓,住有所居;我们希望着健康身体,病有所养;我们希望着普世安宁,祥和一生。

    这些具体而微的梦想,是中国梦的点滴构成。这些梦想有着温暖的力量,让梦想的力量抵达人心。

    触手可及的朗朗未来

    让我们再着眼于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度。392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时,“美国梦”由此悄然萌发。

    这个在狭义上传达的“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让早期的移民们热切相信这是美好生活的起点。

    从此以后,美国梦成为了众多美国人的普遍信仰,虽然这种信仰在后期被批评为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所扮演的角色。但不可否认,让人们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是美国梦和中国梦趋同的地方,但可能实现目标的道路有所区别。

    有人认为,美国梦所定义的成功,在过去指一栋房子、四口之家和两辆汽车,但现在已经升级为炫耀性消费,我们不能走上这样的路子。

    显然我们面临的环境容量,已经迥异于以往。如果以过量的物质财富为幸福的衡量筹码,那么这个地球不答应,我们自身也不愿答应。

    托马斯·弗里德曼说,如果你在中国待一个星期,你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以上海为例,如果让这个城市的人口继续增长,那么供水能力将是问题。

    事实上,在美国梦在深入该国人心的同时,美国也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靠着攫取资源的路子走不通了。

    那么,可持续的“中国梦”在哪里?怎么样打破收入增长与越来越高的资源消费之间的关联,让合理的民众诉求得以生根发芽?

    从久远的黄色文明(农业),到近代的黑色文明(工业),及至现在普遍认为的“绿色文明”(生态),中国的发展历程契合了全球文明脉络,着眼生态伦理已成共识。

    而在去年,“美丽中国”进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它和生态文明一道,成为了实现可持续“中国梦”的一体两翼。

    细考历史,在研究者看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并非只是因为自然资源的供给,更多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藉由自己的奋斗获取财富。

    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呼应了这些民意,也让大众真切明白“中国梦”触手可及的朗朗未来。

    我们站在这辽阔的大地上,以无限的憧憬感知这个国家的梦想张力,期望国家之梦永久圆满。

    假以时日,更愿生在中国的不独有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还有诸如不远迢迢之路赶到美洲大陆的其他追梦者。

    近40年前,阿诺德·汤因比被问及“如果再生为人,您更愿意生在哪个国家”时,他郑重思考后的答案是:我愿意生在中国。

    他的理由是,“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中国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作者为宏观新闻部副主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5年经济灾变和自然灾变带给人类的根本思考:精神向上和贪欲向下

    下一篇

    经济领域中国梦: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是经济灾变对我们的督促和提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