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文思海辉的下一站:私有化后寻找新资本故事

    每经网 2013-05-22 09:47

    每经记者 张斯 发自北京

    20日晚,文思海辉(Nasdaq: PACT) 宣布,董事会已收到一份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建议书。

    近年来,在中国软件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相关企业频发“退市令”,期间经纬国际、宇信易诚等更是选择主动退市。为了自保,去年8月10日,国内软件外包服务企业文思信息与海辉软件以双方股票1:1的方式进行合并,成为中国最大的软件外包及咨询公司文思海辉。然而,业务整合的资本故事并未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肯定,其股价持续走低。

    采访中,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文思海辉的转型以及合并等动作,最终并未获得资本市场的充分肯定,并最终催生了这份私有化计划。私有化后,文思海辉必将通过转型和资本运作以为公司找寻新的资本故事。文思海辉只是中国软件业私有化中的一例,此举或许意味着中国软件业下一步将会掀起新一轮的资本故事比拼。在此过程中必会伴随着新一轮的行业资本整合和转型风。

    私有化探路

    20日晚文思海辉透露的消息显示,公司董事会已收到来自私募巨头黑石、董事长陈淑宁、CEO卢哲群、董事会成员David Chen、Sidney Huang、Jun Su等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建议书,将以每股7.5美元的价格欲将该公司进行私有化。这一价格较该股上周五5.26美元的收盘价高出43%。

    在该私有化提议中,上述买方联盟将计划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执行该私有化交易,利用买方联盟所提供的权益资本和第三方债务资助这笔交易。若按文思海辉发行在外的大约9070万股股票计算,整个交易对公司的估值为6.804亿美元。

    受私有化消息推动,文思海辉股价本周一大涨30%以上。截至21日,文思海辉股价收报6.87美元,上涨1.61美元。而在收购消息公布前,截至上周五5.26美元的收盘价,文思海辉股价在去年一年中累计下跌了约三分之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软件业退市成风,此前,东南融通、CDC软件、经纬国际、宇信易诚、千方科技、普联软件和亚信联创相继主动私有化以退市或被强制退市,而文思海辉可能会成为最新一例。

    "1+1"的资本故事未受肯定

    文思海辉欲私有化退市的消息,多少来得有点快。

    在近9个月前,文思海辉还通过"1+1"式的抱团取暖而制造了新的资本故事。

    2012年8月10日,中国软件外包业的两大龙头文思信息与海辉软件宣布合并成文思海辉,并借此一举坐上了中国软件外包业的龙头老大宝座。

    当时业内也一度看好此项"1+1"式的资本故事,认为此举能提高该公司对微软、IBM等大客户的议价能力,并对东软、软通动力等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产生挤压作用。

    然而文思海辉制造的这个资本故事,却并未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认可。合并当天,两家公司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交易量大幅上涨,但股价双双出现下挫,其中文思信息跌10.97%;海辉软件跌3.79%。

    此后,合并后的文思海辉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净亏损1450万美元,而上一年同期净利润为680万美元,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这个"1+1"式资本故事的悲剧色彩。

    对于此,软件领域媒体人陈礼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包括用友、金蝶在内的软件公司都持续亏损,外包软件企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更为突出,导致整体股价的下跌。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方面,自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大势不佳,企业对信息化支出的减少,直接冲击了包括软件外包企业在内的信息化服务商的业绩。另一方面,伴随国内CPI的高涨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力成本等相关成本的上升,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相关运营成本迅速上升。在外部形势不好和内部运营成本上涨等双重挤压下,整个中国软件行业的生存可用“苦不堪言”来形容。在此背景下,中国软件业遭遇“退市令”风潮便不足为奇。

    正是在此行业困境之际,文思信息和海辉软件抱团取暖,寻求生存突围。合并后的文思海辉坐拥23000名员工,成为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具有明显规模优势的企业。海辉软件一名前离职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一直到去年年底,合并都进行得热火朝天,文思海辉正计划把这个“航母”打造出海。

    然而,粗放式的"1+1"抱团模式,不但未能拯救他们,反而加剧了他们的痛苦。合并3个月后,文思海辉就屡次被曝出部门重复、员工冗余、高管相继离职等负面消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类似市场布局的两家企业遇到了合并后的“融合难”和“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而降低了这笔资本故事的溢价空间,加速了其公司股价的下跌。

    在此背景下,文思海辉管理层与美国资本市场对文思海辉的价值评估出现了偏差,美国资本市场不太认可文思海辉的资本故事,而文思海辉却认为资本市场低估了公司的价值。此偏差催生了文思海辉的股票回购计划:2012年12月26日,文思海辉宣布在未来12个月内将利用既有现金,根据市场情况回购3000万美元公司股票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此偏差也可能是此次文思海辉寻求私有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资本被指私有化背后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思海辉欲私有化的举动背后,金融资本也被业内指认为其背后的另一推手。

    中概股危机后,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整体不被看好,近几年,中国软件公司频频私有化或退市。一周前,软件巨头亚信联创刚刚宣布私有化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与很多中概股不同,文思海辉的股权结构非常特殊:其公司最大股东来自金融资本,早期参与者都为VC(风险投资)。而以董事长陈淑宁为代表的创始人,以及以CEO卢哲群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都非公司大股东。

    因此,外界一直推测,文思海辉的很多动作,背后都是金融资本在发挥作用,甚至包括上次两家合并也是其背后几家金融资本暗中推动的结果。

    而这一次黑石的加入,让文思海辉私有化的目的更加明晰。一方面可以让已到清算期的大部分投资基金顺利从文思海辉中退出;另一方面,做私募股权投资的黑石接手文思海辉后,可更好的为其下一步做打算。

    智基创投合伙人史煜曾向媒体表示,黑石只投资晚期成熟的项目,并且擅长做并购。此前,黑石操纵过多家公司私有化,通常的做法是先参与该公司退市,由于私有化后公司不再受资本市场监管,黑石会参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激进的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大幅裁员、调整业务线、甚至是收购。待公司业绩回暖后,再把公司重新包装上市,从中获利。

    这意味着,文思海辉此前资本整合的转型故事,在未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情况下,其下一步将寻找新的资本故事:如果文思海辉私有化顺利,接下来很可能在继续转型和资本收购的过程中,以制造新的资本故事,寻找新的资本市场重新上市。

    私有化后的猜想

    一位内幕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文思海辉成功私有化,其下一步的资本故事包装中,将主要面临两个问题:转型和通过转型包装出来的新资本故事推销给合适的新资本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陷入困境之下,文思海辉一直在寻找新的资本故事,比如文思信息和海辉软件的结合等,但此桩婚姻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简单、粗放式通过将两家业务模式类似的公司抱团,已难以获得美国资本市场的认可,公司需要寻求开拓新的更具市场空间的业务。

    陈礼明对此也赞同地表示,私有化后,文思海辉将更具空间以按照自己的方向进行业务调整。因为两家公司在业务上有太多的重合,私有化后有一家公司可能会继续做核心业务,而另一家公司可能会转向更有价值和更具业务空间的市场拓展,比如向利润率更高的咨询与服务领域探索等,但不会偏向太远的领域。比如文思海辉开始由之前的软件外包向IT解决方案转型就是代表。

    文思海辉等的退市,从侧面也表明,目前美国资本市场已开始“不欢迎”中国的软件外包模式。在此背景下,在寻求转型以重新包装自己的资本故事的同时,文思海辉可能还得着手寻找新的资本市场,比如国内资本市场等。

    对于以上猜测,文思海辉投资者关系部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除官方公布的新闻稿信息外,一切来自公司的内部及外部的消息都是猜测。公司只是收到了这份非约束性私有化提议,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决定,也不能保证最终将达成协议。

    上一篇

    人保财险折价47%配股 拟集资73亿港元

    下一篇

    中方要求朝鲜就扣船事件作出说明 确保不再发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