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根据今日(5月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 《2012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创富榜》(以下简称榜单)显示,2012年,70家航运、港口及船舶海工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约219.53亿元,不及工商银行(601398,SH)的十分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31家航运企业净利润总计亏损72.82亿元,有3家上市公司被ST,*ST远洋(601919,SH)则以95.59亿元的亏损额继续垫底;2012年港口企业依旧表现较好;海工及海工相关类企业成为较大赢家,净利润榜单前十位中绝大部分出自这两类企业。
31家航运企业总亏损约73亿/
上海航交所 《航运交易公报》5月7日发布的榜单统计,70家航运、港口及船舶海工上市公司2012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011.83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3.5%,而净利润却只有219.53亿元,同比减少60亿元,同比大降21%。资料显示,2012年工商银行的净利润为2386.9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70家港船航企2012年实现的净利润总和不及工商银行一家企业的十分之一。
在航运、港口及船舶海工中境遇最差的莫过于航运企业,31家航运企业总计亏损72.82亿元,除了*ST长油之外,另外也有两家航运企业因再度亏损被扣上ST帽子,面临退市风险。
*ST远洋虽然2012年净利润亏损较2011年度有所减少,但仍以95.59亿元的亏损额依旧名列榜单末尾,并再次蝉联中国A股“亏损王”的头衔,而长航系旗下的*ST凤凰(000520,SZ)和*ST长油(600087,SH)紧随其后,分别亏损18.8亿元和12.34亿元,成为榜单的倒数第2和第3位。
对此,航运业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2年航运业继续遭遇严冬,尤其是散运市场深陷低迷,BDI全年平均值为920点,较2011年平均值1549点下跌40.6%,为该指数设立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据了解,船东的保本线在BDI为1500点左右,可见大部分散货企业在持续亏损经营。
业内人士透露,造成散运市场如此惨状的主要原因还是运力过剩。据悉,2012年干散货船交付量为9800万载重吨,供应量净增长达10%,而报废量则只有3400万载重吨,占现有船队的5%,报废量无法抵消新造船的交付量,而该报废量却已创历史新高。过度的供应净增长拖累全年干散货船整体租金水平。
不过,上海航运交易所研究员指出,好在去年船用燃油价格较为平稳,集运企业通过数次提价减少亏损,部分集运企业通过变卖资产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为整个航运企业的经营业绩挽回了些许败局。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2012年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253.6点,较2011年平均值1007点上升24.5%,已经处于盈亏平衡点之上。
而与航运企业相比,2012年船舶企业的净利润也下滑厉害,根据榜单显示,排名普遍出现大幅倒退。其中,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熔盛重工(01101,HK)、广船国际(600685,SH)等的排名分别由2011年的第8、9、19位倒退至第53、65、57位。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2012年全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量为20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3.6%,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0695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8.7%。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分析人士表示,去年全行业亏损企业数量超过300家,亏损额同比大幅上升超过150%,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有三分之一船舶企业在去年没有接到订单,其中50%可能在两到三年内面临破产。
26家港口公司净利润近200亿/
根据榜单显示,与2011年相比,2012年港口企业业绩表现较为平稳,但业绩增速普遍回落。26家港口上市公司2012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520.13亿元,同比上升13.9%;净利润199.91亿元,同比下降4%,占70家港航船企净利润榜单总额的91%。
其中,上港集团(600018,SH)以49.69亿元的净利润蝉联净利润榜单的“头把交椅”,在榜单前十位中,招商局国际 (00144,HK)、宁波港(601018,SH)、中远太平洋(01199,HK)和天津港(600717,SH)分列第4、第5、第6和第9位。
“在糟糕的大势下也不乏行业亮点,海工企业无疑成为较大的赢家”,上海航交所某研究员昨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净利润榜单前十位中,可以说有4家上市公司是海工或与海工相关,比如中海油旗下的两家海工企业就取得不俗的成绩。”
据该研究员介绍,中海油服(601808,SH)以45.59亿元的净利润位列榜单第2位,而扭亏为盈的海油工程(600583,SH)排名上升最大,由2011年的第40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10位。根据年报,海油工程2012年实现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369%,业绩增幅为2012年度所有中国港航船企中最大。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总体而言,2012年集运市场由于主干航线市场运费大幅提升,新兴市场航线运费相对坚挺,各主要集运企业业绩显著改观。但如果抛开资产置换等因素,仅就集装箱航运主业而言,盈利比例依然不乐观。
根据榜单数据显示,从中国7家主要集运企业经营数据来看,尽管营收有所改善,但由于供需不平衡的压力,仅有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万海航运(2615,TW)和海丰国际 (01308,HK)3家在班轮运输主业上获得盈利。
据克拉克森预测,2013年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将增长7%,比2012年加快1.1%,运力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仍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克拉克森认为,今年全球集装箱货量需求增速将由去年的3.4%加快至6.1%,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但供需缺口趋于收窄。
马士基航运在今年2月底宣布早先于2010年定下的20艘1.8万TEU大船将有4到5艘于今年下半年交付加水,其余船舶将于2015年三季度之前全部交付,皆用于亚欧航线的运力投放。而中海集运(601866,SH)几天前也宣布向韩国现代重工订购5艘1.8万TEU的大船,预计2015年中期之前陆续交付。
随着集运市场大船的投放,不由让业界担心是否会造成运力的进一步过剩。不过马士基航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称,大船投入并不意味着运力将大增,在大船投入之后,该公司会考虑根据市场撤出同等规模运力,以保持市场的平衡。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