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投资者为什么既怕IPO又怕再融资

    2013-04-18 01:12

    A股市场改革千头万绪,所有的改革必须围绕金融市场的根本,也即重塑信用体制。

    每经评论员 叶檀

    一个怪圈是,投资者既怕IPO,又怕再融资,其背后实质是,怕圈钱。

    严厉的审核无法一一起到作用,A股市场IPO与再融资审核可算严厉,依然难免绿大地与万福生科这样的闹剧。

    IPO暂停后,巨量再融资进入投资者视野,据巨丰投顾统计,截至目前,今年4个月A股市场再融资规模已经突破2500亿元。投资者继续愤怒于上市公司不断圈钱,加剧A股市场的低迷。

    圈钱如同接力赛。企业IPO通过价差掘得第一桶金,通过不断再融资获得第二桶金,通过解禁、大宗交易等获得第三桶金,如此挖掘下去,普通投资者连残羹剩饭也吃不上。

    由于IPO不景气,再融资集中爆发,暂停IPO给上市公司吃独食的机会,投资者恐怕连哭的地方都没有。2011年,A股市场IPO筹资2825.07亿元,当年共有179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高达4368.5亿元,总规模超过IPO募资规模逾五成。2012年,A股市场155家公司IPO融资1060.39亿元;273家上市公司再融资5262.72亿元,后者规模将近前者的5倍。

    继1月份221家公司减持11.13亿股,套现市值96.90亿元后,产业资本再度疯狂套现。整个一季度,A股市场解禁规模约为4112亿元,每月解禁额约1400亿元。产业资本对于市场的预期变差,开始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无溢价套现。

    任何正常的市场,投资者都不会害怕上市与融资,而是视为寻找优质资源的机会。上市、融资与否是企业根据发展现状的自主选择,成功与失败由市场投资主体判断给予定价。一个股票市场居然害怕IPO与再融资,只有三种可能:上市公司多数不值得信任;投资者多数非理性,试图以巨量货币搅动少数上市公司收获红利;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面对圈钱盛况,投资者希望监管层加强监管,如果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就否决再融资议案。

    这是自缚手脚的做法。A股市场IPO设立道道关卡,收效不大,不得不以财务大抽查这样成本极高的方式来扼制圈钱冲动。再融资同样如此,从公司资质审核,到过程审核、用途审核,把关不可谓不严,即使如此,也没有抵挡住成飞集成把2.5亿元的闲置资金投资于理财产品,还在今年1月份抛出1.67亿元的再融资计划。

    呼吁加强行政审批的投资者陷入巨大悖论,一个最市场化的投资市场却在呼吁行政力量强有力的回归,对监管层顶层设计深度不满却呼吁监管者更深地介入市场——A股市场恐怕是行政力量最强大的市场。

    严厉的审批不可能阻挡造假者的步伐,相反还要付出寻租成本上升的代价,严厉的审批也没有让资金的使用更有效率,反而使进入市场者免除了被除名的后顾之忧。

    A股市场改革千头万绪,所有的改革必须围绕金融市场的根本,也即重塑信用体制。任何一项政策,都无法抵挡失信者的入侵,当失信者占据市场大半壁江山之后,所有的严厉政策都会形同虚设。你可以阻挡一个财富劫掠者,但你永远无法阻挡源源不断的财富窥伺者,在失信成风却得不到处罚的金融货币市场,投资者的财富不过是替劫掠者保管的财富而已。

    与其暂停IPO,还不如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对于造假上市者绝不姑息,以严刑峻法杜绝后患。与其呼吁严厉监管再融资,还不如严厉惩罚货不对板的再融资公司,取消这些公司的融资权,或者造假一次提高融资成本,直到造假的成本高到还不如不融资。

    单纯依靠行政审批无法杜绝无所不在的漏洞,以及处处投机圈钱的胃口,断绝IPO与再融资的提案是极端的,相当于对整个股票市场投下不信任票,按此逻辑再进一步,A股市场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股票市场的虚无主义可以视作长期积累的负面心理大发作,但虚无主义不会让市场振作,只会让中国的金融信用陷入与邻为壑的深渊。

    让造假者哭去吧,他们早该哭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沪房屋维修基金逾290亿 两家银行“独享”引争议

    下一篇

    万家基金信披不妨直接一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