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科英华“豪赌”厚地稀土 过半定增对象“火线加盟”

    每日经济新闻 2013-03-28 09:01

    今年1月底,还没等西藏发展宣布与厚地稀土正式作别,中科英华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稀土收购框架协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科英华的股权结构极为分散。

    耐人寻味的是,自公司发布定向增发购买稀土的相关公告后,3月11日起,中科英华连续六个涨停,股价从3块多涨至昨日(3月27日)收盘价6.54元,相关利益方可谓大获丰收。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此次的8家定增对象中,有5家均为今年初成立。

    中科英华“豪赌”厚地稀土过半定增对象“火线加盟”

    你方唱罢,我登台。这次出场的是资本大鳄郑永刚。厚地稀土却愈来愈像一个画上资本符号的局——没有华丽的财报,也没有明显的预期,能看到的只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股权出让和估值加码。

    是“稀土梦想”,还是联手的资本大戏?对此,中科英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考量认购人是有标准的:一是认购人了解并认可收购事项;二是认购人对公司长期看好。而对记者提出的定增对象新创立问题,其表示,这是市场惯用的一种手法。

    厚地稀土评估审计尚无结果/

    今年3月11日,中科英华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65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5亿股A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3.725亿元。其中,不超过16.88亿元用于收购德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中科英华此次定增,郑永刚将认购1.6亿股,认购金额为5.84亿元,远超其他投资者。而截至中科英华预案签署日,郑永刚直接持有公司股份8571.33万股,占总股本的7.45%,为第一大股东。

    郑永刚为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同时为杉杉股份(600884,SH)和中科英华两家上市公司大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科英华的股权结构极为分散,不过,在中科英华众多股东名册中,并不乏利益关联者。其中,仅前十大股东中,能够构成实质一致行动人的股东或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除了部分增发入股的战略股东外,如第五、第七大股东郑学明和陈光华作为杉杉股份高管,与实际控制人、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而第二、八、十股东则因中科英华前董事长陈元为实际控制人也显现出利益关系。

    公开报道显示,郑永刚曾通过中科英华投资各类公司,包括通过中科英华推动网游公司久游网欲上市,还曾与二股东润物控股的实际控制人陈远推动中科英华投资组建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以及抢进澳大利亚矿业。

    一份和交易对手刘国辉联合做出的业绩承诺书,可以看出郑永刚对此次收购的决心。

    上述业绩承诺书显示,厚地稀土2013年度起连续三年实现的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对中科英华合并报表影响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0万元、1.2亿元和1.8亿元。若未能达到承诺,郑永刚将以现金补偿承诺净利润数与实际盈利之间的差额的55%,成都广地和刘国辉将以现金补偿承诺差额的45%。

    值得注意的是,厚地稀土2012年净利润仅为-171.54万元。

    中科英华董事会办公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6.88亿元是公司与成都广地根据目前已经了解到的资产状况商定的价格上限。评估和审计都还没有结果,新增储量报备工作也在进行中,最终交易价格的确定基础仍是本次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当前稀土市场尤其是轻稀土市场严重过剩,此外,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省对稀土资源的开采实现严格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槽稀土矿的开采指标大规模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一些业内人士也对厚地稀土能否完成业绩目标表示了担忧。

    “根据公司的了解,目前成都广地正在积极敦促厚地稀土扩大生产能力,为取得承诺的2013年的全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做好充分准备。”中科英华表示。

    认购“结盟者”火线成立/

    中科英华的本次发行对象为郑永刚、润物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钦豪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钦豪郡)、上海谦祥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谦祥辰)、上海盈通盛世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盈通盛世)、上海锦润通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锦润通达)、贵州金泽地绿色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泽地)、北京国福安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8名特定投资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定增对象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关联。

    中科英华此次8名定增对象中,有5家公司均为2013年年初创立,这让人不禁怀疑,这5家公司是为了中科英华此次稀土收购案而突击成立的公司。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钦豪郡和谦祥辰分别注册于2013年1月6日和5日,注册地同为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23号,分别注册在相邻的3E-1929室和1928室,此次均拟认购中科英华2.55亿元,二者执行事务合伙人都为上海鸿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代表人均为罗佳。

    凑巧的是,盈通盛世、锦润通达的注册时间竟为同一天,注册地亦是在同一栋楼里相邻的两个房间。

    这些定增对象是拥有同一个“稀土梦想”,还是与郑永刚携手联袂演出一场资本大戏?

    对此,中科英华向记者表示,公司考量认购人是有标准的,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认购人了解并认可此次收购事项,二是认购人对公司长期看好,因为按照规定,认购股份有三年的锁定期,才可上市流通。其表示,对于记者提到的定增对象新创立的问题,是市场惯常的一种做法。比如,市场上,对于上市公司某个项目看好的人很多,但按规定,非公开发行对象只能是10人以内。因此,会出现采用有限合伙的方式成立公司来参与项目。

    实为棋子的厚地?/

    这座深藏于大山深处的稀土矿就像是一枚棋子,在精心设计好的棋局中游走。

    2004年左右,被精心策划包装过的稀土矿,号称赴美上市,通过大量发行原始股捞得不少真金白银,但至今还有许多投资者手握原始股,变现无门。

    此后数年间,控股这座稀土矿的公司也是几经更迭,股权变化令人眼花缭乱。

    在与广晟有色短暂传出“绯闻”后,2011年,刘国辉选择了与西藏发展“联姻”。

    不过,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选择西藏发展之前,这座稀土矿差点被“装入”了江苏的一家药企。

    值得注意的是,自此头戴稀土光环的西藏发展的股价开始一路狂飙。从2011年2月18日开始,西藏发展股价从8.69元一路飙升到8月份的38.59元,成为当年第一牛股。

    然而,令投资者不解的是,就在西藏发展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之时,该公司的大股东二股东却疯狂减持、精准套现。两年后,西藏发展毅然“抛弃”了厚地稀土。

    今年2月1日,西藏发展与成都广地签定《关于终止项目投资合作的协议》,将其持有的厚地稀土26.67%股权返还给成都广地(刘国辉为实际控制人),后者将为此支付资金约2.55亿元;此后不久,厚地稀土另一股东西藏天峰金辉投资有公司也将其余23.33%股权转让。

    通过此次转让,以西藏发展为首的前期运作资金顺利溢价退出,而此前西藏发展的前两大股东早已通过高位精准减持套现。对刘国辉而言,他所掌控的厚地稀土在中科英华那里获得了更高的价码。

    抛出稀土概念后,在大盘节节下挫的情况下,中科英华却强劲拉出六个涨停,堪称股市奇葩。

    一系列堪称精湛的资本运作大戏,不得不让人怀疑厚地稀土已成为了资本玩家用来谋利的工具。

    上一篇

    德昌大陆槽稀土矿多番转手 估值超同区域高储量矿产900倍

    下一篇

    国五条地方版发布倒计时 北京细则或最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