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熔盛重工,01101.HK)昨日(3月25日)宣布,公司旗下位于新加坡的全球海工运营平台——熔盛海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熔盛海事)与两家船东各签订了一座CJ-46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总包合同,合同总额逾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4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造船行业不景气,此前熔盛重工遭遇重创,早先已发布2012年业绩预亏警告,加之该公司去年放弃收购全柴集团以及前董事会主席张志熔卷入的内部交易案,给民营造船业大佬带来空前压力。但该公司下半年宣布转型海工无疑是一个亮点,此次的巨额订单,或将为其带来曙光。
新接22亿海工订单
熔盛重工昨日宣布,该公司海工转型获得重大突破,其2012年10月在新加波成立的熔盛海事已与两家船东各签订了一座CJ-46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总包合同,合同总价逾3.6亿美元。这两家船东还各拥有一座同类产品的选择权,这也是该公司首次获得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
据熔盛重工相关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此次签约的CJ-46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均由新加坡船东订购,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高附加值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入籍ABS,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工程作业。平台型长度为65.25米,型宽62米,型深8米,最大作业水深112米,钻井深度可达9144米。该合同为包括设计、采购、建造在内的EPC总包合同。
“自去年10月熔盛海事成立之后,已累计接获两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和一艘钻井支持驳船,以及多艘同类产品的选择权”,熔盛重工表示,“这显示出熔盛重工的海工转型升级战略取得实质进展。”
熔盛重工董事会主席陈强曾表示,随着在高端海洋装备制造领域的布局日趋完备,熔盛将加快向海工全面转型升级的进程,大幅提高海工订单在新接订单中的比重,并争取在未来3~5年里,实现年度新接海工类订单金额在当年总新接订单金额中占50%以上。
转型海工有起色
2012年对于熔盛重工而言非常艰难。资料显示,该年度该公司在其传统造船业务上仅获两艘巴拿马散货船订单,亏损已成定局。
分析人士指出,2012年下半年以来,该公司宣布放弃收购全柴集团,已引发外界猜疑,而张志熔涉嫌内幕交易更是令熔盛重工陷入被动局面。内幕交易案虽已和解,但张志熔突然辞任上市公司一切职务,并转让了部分股权。
该公司去年10月宣布的转型海工战略让外界看到一丝曙光。
“这一消息对眼下的熔盛重工来说确是利好,一方面,海工业务运营平台的建立能迅速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改善其营收状况”,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段嘉宣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另一方面,此业务也是熔盛重工实现战略转型、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步骤,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有利。”
分析人士指出,从熔盛重工已经获取的合同中不难看出,从钻井支持驳船到自升式平台,工程复杂程度不断加深,得到了业界认可。据他了解,近期还有多家船东在和熔盛重工接洽。
不过,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曾对记者表示,海工装备要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门槛非常之高,目前国内企业主要的海工业务还限于承接和制造,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海工装备,国内几乎是空白。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内能够担当总承包的船厂屈指可数,熔盛重工能够成为海工项目的总承包商,也充分展示了集团在海洋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