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发展推动的城镇化是最优的城镇化,在没有办法发展产业项目的地方,可以发展第三产业,为新增城市居民提供配套。
每经编辑 赵庆
今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关注“三农”问题。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把城镇化当作是新时期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社会各界也纷纷对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各种解读。
那么,什么才是最合适的中国式城镇化道路呢?
中国的城市化带来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过去30年中国有5亿人迁入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占全球人口的1/8。中国的城市化率,正处于一个从40%到70%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急剧变迁的时代。然而,通常意义上人们理解的城市化,主要是指户籍和土地上的城市化,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隐患。
首先,城市化绝对不是简单地在户籍上把农民转变成城镇居民。户口本是什么?其实就是一张纸,虽然在一些地方这张纸还比较值钱。户籍上的城市化是最简单的城市化。农民在户籍上变成城市居民后,的确可以享受一些城市居民所谓的待遇,比如医疗社保等等。但其实现在农村也在搞互助合作医疗保障,所以仅从这些最低保障来看,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城镇居民后能够得到的实惠有限,总不能把城市化理解成贪图一点最低保障的小便宜吧?
农民变成城镇居民后,首先要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居住。变成城镇居民以后,自然就不能再务农了,那以前有的土地也就没了。让农民自己掏钱去购买商品房,除了少数富裕农民以外,总体来说这不现实。据笔者观察,目前各地较为流行的做法是把一个村或乡的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在政府修建的安居小区里。这种思路是通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来解决城镇化后失地农民的住房问题。由于以往农民居住在各自的宅基地里,非常分散,所以这种集中安置的做法较为合理,既节约土地,又使失地农民的居住至少在形式上看起来像城镇居民:住在居民小区里。根据各地条件的不同,这些集中安置房的形态既有普通的多层小区,也有电梯公寓,甚至还有别墅形态的安置小区。在这些安置小区周边,政府一般也会修建一些配套,比如菜市场、中小学校、小型医院,等等。
把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在安居小区,使其居住社区化,再变更失地农民的身份,使其成为新社区的城镇居民,然后空出的宝贵土地用于从事各种房地产开发,吸引新的城市居民前来居住,这可能是当前在实际操作层面最流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看起来很美。但这种城镇化道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从总体上看,从农民变成城镇居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居住的形态和户籍的状态,这些都是形式上的和表象的。城镇化背后最根本的问题,是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而以城镇居民的方式工作,获取收入。把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居住、变更户籍身份,这些都不能带给农民持久的收入。有地时,农民至少还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获得收入;而无地时,由农民变成的新增城镇居民从事什么工作且如何获取收入呢?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农民变成城镇居民以后,靠什么吃饭?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从农民转变的新增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这才是当前城镇化最根本和最棘手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令人担忧的。近日,新华社连续发文,对一号文件涉及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实际情况是最令人担心的问题还是发生了:部分地方政府被指将城镇化简化为拆迁征地。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说:“一些地方政府容易把经念歪,以为城镇化又可以大规模拆迁征地了。”
当前在一些地方,城镇化被简化为让农民“上楼”,结果许多农民“被上楼”。一锤子买卖过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将成为一个长期的隐患。如果城镇化被简单演绎成“拆迁征地”,那前景可能是悲观的。英国《金融时报》2月15日文章报道了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记者汤姆米勒的一本书《中国十亿城民: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移居背后的故事》,其中提到,“中国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受到城市建设推动。当建筑活动在约20年后趋缓时,一种切实风险是:中国将成为这样一个国家,'在零星区域分布着拥有巨额财富及受过教育的中产阶层,但城市里充斥着庞大贫民窟'”。这或许有点危言耸听,但绝不能让“大跃进”式的城镇化变成批量制造平民窟,这的确是我们应该警醒和坚决避免的。
那么,什么样的城镇化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
首先,以产业发展推动的城镇化是最优的城镇化。假设在城市郊区能引入一些大型产业项目,比如兴建几个工厂等等,那么从农民变成的新增城镇居民就能去这些产业项目里就业,这样既解决了工厂的招工问题,又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形式。当然,这对地方政府的要求更高,引入和发展合适的产业,其难度远远大于简单的拆迁征地。
其次,在没有办法发展产业项目的地方,可以发展第三产业,为新增城市居民提供配套。笔者曾仔细考察过一些农民安居项目。在这些由农村演变而成的城市郊区新兴社区中,原来的农田变成了新建的商品住宅小区。随着城市居民从市区向郊区的迁移(这是大的趋势),原来的农民可以在这些新建商品小区里从事保安、保洁以及家政等服务。在附近的一些配套商业设施里,原来的农民也可以就业。而在这些小区建成以前,原来的农民也可以在工地里打工,从事体力劳动。
应该注意的是,原来的农民除了种地以外的知识技能往往较低,所以一旦转变为城镇居民,其就业能力是很低的,这必然存在着一个转型的阵痛期。当地政府可以辅以适当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以上两种就业途径的需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