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2012年,55名就读于国内首个瞄准基金行业而设的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最终仅半数毕业生进入基金、证券业,就业比例不高折射出目前基金行业人才流动的境况。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基金行业由于景气度下降、工作机会减少,普通员工的离职率明显下滑,应届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与此相反,基金公司对投研部门的人才储备却加速上升,而未来随着基金业诸多新政的实施,人员互动或将重新提速。
基金专业应届生就业难
2009年,《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了复旦经济学院开辟“基金管理方向”的金融硕士专业,这是国内首个瞄准基金行业而设的专业,其招生简章确定的“培养目标”直指“打造未来中国基金经理的摇篮”。该专业受到考研学子热捧,然而在基金业界却引起了不少争议。
三年后,2012年7月,首批就读的55名研究生毕业,这是该专业的首届毕业生。复旦经济学院统计的就业方向显示,首届毕业生中有半数以上进入基金、证券行业,约20%的毕业生进入银行系统,其他人选择了金融领域的其他行业或与之相关的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
对于这一就业比例,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很正常”,而有意欲报考该专业的学子则在微博上表示“好失望”。
事实上,相较于三年前,基金行业的生态已发生变化。“应届生在基金行业的就业形势变得严峻,需求量变少,转而期望有工作经历的应聘者。”人力资源资讯公司韬睿惠悦分析。
一位今年参加了某上海中小基金公司面试的学子感叹,“为争取几个实习岗位竟有几十人PK,应聘者更是名校生云集,竞争之激烈。”在基金公司实习是往往是拿到合同的有效桥梁,有意者趋之若鹜,再加之去年证券、基金行业校园招聘大幅缩水,更使得业内工作岗位僧多粥少。
有基金公司HR表示,应届生进入投研和中后台部门的几率更高,市场销售部门虽然对学历要求门槛不高,但对于毫无资源积累的应届生招的并不多。而投研部门招聘研究助理等职务,更偏爱理工科、会计等专业背景的硕、博士。
另一方面,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毕业后进入基金行业也似乎不再像几年前那般热门。
应届生总现金收入下降
薪酬是其中一个原因。根据韬睿惠悦的调研数据,目前在基金公司中一个硕士毕业生起薪(包括基本薪资及福利)平均为9.9万元/年,而三、四年前则约为8万元/年,增长了25%。然而在薪酬中占比同样重要的奖金近年来却持续下滑,今年行业平均年终奖比三年前下降了一半。这意味着,应届生进入同样的职位如今的总现金收入可能比三年前更少了。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便遭遇到留不住应届生的尴尬局面,“月薪8000元的都留不住人,来实习的几个陆续都走了。”
应届生的去留折射出基金行业人才流动的境况。基金行业一直以人员的高流动率著称,然而随着行业增长的放缓,近年基金公司人员扩张和流失均有所减少,进入一种微妙的均衡。
近三年来的人员招聘计划差异显著,韬睿惠悦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95%的基金公司有人员扩张计划,平均扩张比例高达17.5%,而2012年和2013年,预计扩编的比例则下滑至12%和11%。同时,2013年有人员扩充计划的公司比例下降至83%,还有10%的公司计划维持原有编制或者缩减编制。
同时,参与调研的公司中,仅有六成表示2013年仍会按计划进行招聘,30%的公司由于经济环境低迷和经营压力等因素选择只招聘关键岗位,还有8%的公司选择以补缺的形式招聘。
投研离职率大幅下降
工作机会减少的影响立竿见影。有基金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2年猎头打来的电话都少了。而某位有行业从业经验的名校海归在去年辞职后发现,找一份海外投资部的工作也并不容易。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2012年以来新晋的基金经理多达210人以上,数量远超往年,不过更多的基金经理是通过内部培养提拔而来,其中大多数是由助理或研究员扶正转为基金经理。
事实上,投研仍是就业机会较多的部门,几乎每家基金公司都表示,“投研部门在持续扩容。”其他部门则不容乐观,“除了投研外,我们现在都是只出不进。”有上海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由于行业景气度下降,工作机会减少,基金公司员工的离职率也出现明显下降。2012年,被调研的基金公司整体离职率为10%,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其中,除了高管离职率逆势上升外,其他层级的离职率均降至近年较低水平。
去年基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离职率达到11.7%,较前一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统计显示,2012年共有14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离职,另外有二十多名副总出走。
近三年来基金行业高层几乎进行了一轮大洗牌,老60家基金公司中,有超过40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发生了变动,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基金公司最高层管理者“换人”。而这也带来一些公司整个管理团队的不稳定。
从调研数据分析,虽然高管人员变动的趋势与中层管理人员有一定相关性,但对投研人员流动却看不出明显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部门的平均离职率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大幅下降,从2010年21%的离职率下降至2012年的7.8%,从离职率最高的部门变为最低的部门。而研究部门也出现相同趋势,离职率从15.8%下降至11.4%。而去年销售部门的离职率则成为各职能部门之最,达到11.5%。
进多出少,不少基金公司投研部门编制都出现膨胀,相当部分基金公司都在加速投研人员储备。这与基金产品审核制度的改革有一定关系,去年底监管层进一步放松了审核力度,宣布取消产品审核通道,并缩短产品审核期限、实行基金产品网上申报与审核,这意味着未来常规产品审批将类似于“备案制”,随报随批。这极大地刺激了基金公司的发行热情,有大型基金公司计划在2013年发行20~30只产品。
而去年的另一项政策措施或许将促进今年基金业人员流动的提速。监管层在去年底发布规定,将允许券商、保险、私募基金开展公募基金业务。据了解,不少券商资产管理公司在2012年就已经闻风开始积极准备,其中一个大动作就是大肆招揽公募界员工。
某中型券商资管高管表示,其公司员工中有一半来自公募。而随着今年券商资管进入公募业务实质性放开,业内预计下半年便可开始发行公募产品,未来人员的交互将更加频繁。
“随着金融行业逐渐进入混业经营时代,业务、产品、资金范围扩大甚至重合,毫无疑问将进一步增快人员的相互流动速度。”有基金公司人士预计,这不会只局限于投资领域,“产品、交易、销售这些部门同样如此。”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