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头顶“中国最大安防企业”的光环,手握77亿元的超级大单,海康威视(002415.SZ)曾让投资者浮想联翩。
然而,想把这块“大蛋糕”吃到口中亦并非易事。上月底,海康威视公告称,接到重庆市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平联办”)的通知,平联办决定对原“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有关建设规划进行调整。
“我们辖区一个多月前做的复勘,估计春节过后就要开工建设了。”重庆主城区一位基层民警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此次复勘后,他所在辖区拟按摄像头的数量要比两年前“粗勘”时所确定安装数量有了大幅的减少。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海康威视董秘办核实相关情况,一位接电话的人士称,“我什么都不清楚,如果有需要请关注我们的公告。”
77亿元大单或“难下咽”
2010年5月才登陆资本市场的海康威视,没过多久便斩获了令人艳羡的77亿元的“平安重庆”的大单。
海康威视2010年11月23日公告,其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总承包框架协议》,重庆市政府通过规划,形成一个覆盖整个重庆市的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整合接入能力按不低于50万个视频监控点建设。
随着上述公告的出炉,海康威视的股价应声而动。2010年10月开始,该股从66.20元上涨至107.00元。短短两个月,股价涨幅超过60%。彼时,多家券商也纷纷发布研报,为这个超级大单“唱赞歌”。
2010年11月26日,海康威视再次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17.5亿元,出资承建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其中2亿元用于设立与项目建设管理相适应的具有独立法人的项目公司——重庆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其余15.5亿元补充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部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一年后,海康威视发布《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合同的公告》。公告称,截至2011年10月9日,经重庆市各级人民政府授权重庆市公安局及下属41个区县分局作为项目业主,与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共计签署了全部42个建设合同。全部建设合同合计总价为人民币77.0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合同中明确表示,77.03亿的合同总价金额为暂定数,具体以未来竣工结算金额为准。建设工期从开工令载明的开工时间开始计算16个月内完成。
一口吞下这个大单,对海康威视来说并非易事。
数量大幅调整?
这看似诱人的77亿大单在推进起来并不是非常的顺利,投资者对该项目的担忧情绪与日俱增。而根据重庆市发改委批复的关于项目进度要求,重庆市公安局应急联动中心建设项目开工日为2011年9月1日,完工日为2012年12月31日。区/县合同中也有不少选择2012年12月31日完工。
海康威视2012年中报显示,截至去年6月30日,平安重庆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13亿元,只比年初增加5600万元;BT项目的长期应收款1.46亿元,也只比年初增加3700万元。
“按原计划早应该完工了,现在我们这边还没开工呢。”上述基层民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个多月前,我们这边开始做复勘,主要是确定摄像头的位置、角度、以及需要开挖的路面等。海康威视的技术人员要根据上述数据做图纸。
上述基层民警称,他所在辖区拟按摄像头的数量要比两年前“粗勘”时所确定安装数量有了大幅的减少,据他估算差不多减少了三分之二。
如果事实正如上述民警所言,拟按摄像头的数量大幅减少,海康威视的重庆大单必将缩水。
“我什么都不清楚,如果有需要请关注我们的公告。”海康威视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项目或被拆分
重庆项目的一举一动均牵动的市场的神经。
今年1月22日,海康威视发布公告(2013-02号)称,近日,前述重庆项目的总承包单位,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收到平联办有关函件,告知根据重庆市政府的专项会议精神,为实事求是推进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决定对原“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有关建设规划进行调整,要求重庆海康威视公司根据工程调整及项目建设要求,尽快开展项目启动前期梳理和清算工作,并在工程建设规模调整及双方协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商务合同补充协议谈判准备工作,待时机成熟立即实施。
“重庆项目牵涉区县数量多,建设规模大,项目前期梳理清算以及项目调整商务合同补充协议谈判涉及事项繁杂。”海康威视在公告中坦言,整个谈判过程复杂且周期较长,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海康威视的公告中未披露出“有关建设规划进行调整”的具体细节。
1月29日,有投资者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提问称,“最近公司重庆项目的调整对公司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和以前主要变化是什么?... ”
海康威视则给出了一个非常“官方”的回答:有关事项请查看公司2013-02号公告。
去年10月,《证券市场周刊》曾援引海康威视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的话称:“受‘重庆事件’的影响,合同有调整和重签的可能。”
此外,有分析师亦向媒体坦言,77亿大单不可能照单全做,现在具体的善后方案并未出台,但很可能是当地政府重新招标,一旦招标,可能会重新竞价,首先单子分开了。不可能采取之前的总包模式,海康威视也可能再次拿到部分工程相关设备的单子。
不过,对于上述消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能从海康威视和重庆相关部门得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