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我国计划今年正式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每经网 2013-01-15 09:27

    每经记者 胡健 实习生 杨瑞 发自北京

    中国代表团日前在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计划于今年正式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通过加强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国家间合作,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加入该机构的做法对于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交流合作有重大意义,世界可再生能源行业或因此步入快速发展周期。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成立于2009年,总部设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是“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向广泛普及和可持续利用的快速转变”的国际组织,在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中具有权威性。

    该机构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月13日在阿布扎比开幕,中国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参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说,中国希望通过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切实推进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能源利用成本,促进国内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总干事阿明·阿德南对中国政府这一决定表示欢迎。他说,中国是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领军者之一,为降低可再生能源技术费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国家在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中获益匪浅,中国的加入无疑会推进全球可持续能源目标的实现。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报告,2011年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投入的资金达522亿美元,同比增加17%,占发展中国家年度总投资额的58.5%。

    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介绍说,中国在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卓有成效,目前中国的风能发展居世界首位,装机容量超过6300万千瓦;太阳能设备制造能力和技术也居世界前列。

    2012年,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涉案金额达数百亿美元,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火已经烧至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如果正式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是否能够缓和这方面的贸易纷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此并不乐观,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只是一个协调机构,中国加入后可能会在信息交流等方面更加畅通,但是恐怕不会对类似“双反”的事情造成实质性影响。

    “机构内各成员以交流合作为主,而对于区域间、国家间的贸易政策却鲜有涉足。”萧函说,中国的加入并不会削弱外贸的壁垒,更不会促使欧盟、美国取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

    据了解,在上述会议上还将讨论“2030全球可再生能源路线图”,其目的是鼓励各国增加风能、太阳能、水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目标是到2030年,这类能源占全球能源使用量的比例不低于30%。

    上一篇

    商务部取消私家车报废年限

    下一篇

    保险涉足公募业务 八年可新增百亿收益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