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明涛 赵笛 王砚丹 实习记者 皇甫嘉
每经记者 刘明涛 赵笛 王砚丹 实习记者 皇甫嘉
2012年,股指阴跌不休、寒气凌人,即便12月暖风不断,依旧无法改变A股最大的症结——供求问题。限售股不断解禁以及存量限售股陡增形成的“堰塞湖”令市场难以消化,再加之2013年内外不确定因素甚多,投资者面对2012年年末反弹,保持心态淡定颇有必要。
分析人士认为,即将到来的2013年,即便存在机会,或也主要是一些波段反弹,全年将围绕“寻底”和“筑底”两大主题艰难前行。
策略·寻底篇
矛盾依旧 2013年或继续寻底
2012年12月,政策面闪现不少新信号、沪指强劲反弹,因此市场对2013年充满了期待。但分析人士认为,阻碍股指上行的矛盾依旧没有彻底解决,IPO暂停也只是让压力暂缓,经济增速放缓、限售股解禁、市场资金面不济等困难,或将让2013年继续寻底。
寻底因素1:经济复苏过程艰难
当官方PMI指数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0%的分水岭之上时,各方普遍认为这体现出国内经济正在复苏,这也是11月底以来,股市强劲反弹的内在动力。然而,这种由经济复苏带动的反弹能否在2013年维持下去?目前市场普遍观点是:2013年的经济复苏或并非“V”型,而是“L”型。
支持这一观点的基本理由是,2009年经济复苏是由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所推动的,如今很难再现那样大规模的投资。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博士认为,未来复苏或为“L”型复苏。他预计2012年GDP增长7.6%、2013年或回暖至8%。在基建投资继续反弹、房地产建设企稳回升、外需趋于稳定、去库存缓和发展的情况下,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将现环比温和复苏。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观点则更谨慎,他认为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经济都是弱复苏,预计2012年GDP增速为7.7%,明年有望小幅提升至7.8%。
而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则详细分析道,当前经济困境来自于曾引领十年黄金增长的房地产市场化红利遇阻和WTO红利消耗殆尽,这导致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疲弱。在产能持续过剩的情况下,市场需要结构性出清。
寻底因素2:扩大内需时日漫长
2012年12月,新型城镇化概念横空出世,从农资流通到农业机械、从水泥基建到房地产再到汽车、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并寻求内生性增长的关键政策,立刻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相关概念经过一波炒作后,市场亦需要静心思考内需提振经济的效力是否能很快实现。
首先,一直被倡导的扩大内需并不会快速显效。黄文涛认为,扩大内需是经济繁荣关键所在,但消费者购买力显然会受到储蓄与收入水平限制,将出现匀速增长而非爆发性增长。
其次,目前被视为扩大内需核心动力的新型城镇化,其发展基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兴土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表示,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也表示,如果能将目前1.5亿农民工真正转化为市民,由此可以产生1.35万亿元的社会消费量。
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农民转变为市民,这并不仅是称谓变化,还涉及到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农民工子女城市入学、农民工享受城镇医保等都有赖于政策系统调整,这都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
寻底因素3:资金面压力依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相比财政资金压力,A股资金面压力同样不轻。
首先是IPO压力。8月以来IPO已实际暂停,这对A股是显而易见的利好,但目前已过会的拟上市公司多达70余家,等待过会的企业多达700余家。
其次是限售股压力。西南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张刚分析指出,2013年限售股解禁量和解禁市值将分别增加近两倍和逾七成,2013年的解禁量为2009年以来第三高,低于2009年和2010年。
第三,从截至2012年11月的数据来看,广义货币(M2)余额为94.48万亿元,至2013年的3月或4月,M2可能达到或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在M2持续增长、通胀压力不容小觑的情况下,指望银根和货币政策宽松是不现实的。据莫尼塔分析师陈殷指出,2012年四季度以来,财政支出增速下降,积极财政政策在年底用钱高峰时力度转弱。
第四,推升2006年~2007年大牛市的海外热钱正源源不断地流出。虽然前期媒体不断报道QFII借助大宗交易平台抄底银行股,但从整体来看,11月外汇占款实际下降736亿元。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认为,在汇率贬值预期、利差缩小、风险资产收益为负和资本回报率下降等广义回报率下滑因素下,热钱持续流出。从长期看,资本当然会流向回报率更高的地方,而国内经济中长期看处于回报率下降通道,因此热钱流出也将制约A股2013年表现。
因此,综上所述,分析人士认为,反转行情或难在2013年出现,市场仍将在夹缝中生存,踏上不断寻底之路。
策略·筑底篇
荆棘之路 期待超常利好
虽然一些不利因素浮现在市场上空,但也并非看不到一丝曙光。
分析人士认为,即便2012年股指整体节节败退,但依旧有个股“挺身而出”,“苹果”、“3D打印”概念不时冒头,令股指在寻底时得到一丝喘息。2013年亦然,市场整体环境或依旧不容乐观,但在不断寻底的道路上,市场也将表现为反复寻底、筑底,逼近真正的大底。
筑底因素1:资金或超预期输送
万联证券指出,2012年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次数明显少于市场预期,多以逆回购为主要手段达到货币管理目标,这一特点或将在2013年延续。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资金面将一直处于偏紧状态?
有分析人士认为,2013年1~7月解禁市值达1.5万亿元,而8月~12月解禁市值仅6000亿,因此在经历艰难的前7个月之后,到明年下半年扩容压力有望减轻。而考虑到新三板推出,明年同样能为A股市场疏通“供给阻塞”。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2012年国庆节前后,上交所、深交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部分中介机构分赴美国和加拿大、欧洲、日韩等地,针对境外大型养老金和主权基金举行了QFII推介活动,会见境外机构投资机构近200家。据证监会初步统计,在美国和加拿大,有19家机构计划申请或增加投资,现有和潜在QFII预计申请额度合计约31亿美元;在欧洲,13家机构明确表示将申请QFII或增加额度,预计申请额度合计约80亿美元。
QFII投资额度增加和新基金获批预示着市场新增血液在2013年也可能超预期增加,因此出现行情疲软,但资金又疯狂进场时,阶段性底部则就极有可能诞生。
筑底因素2:关注新政策刺激因素
分析人士认为,进入2013年,市场将对政策推进预期、新型城镇化、收入分配改革、“1号文件”、美丽中国、宽带中国以及智慧城市等投资概念充满期待。
虽然从无单靠刺激政策股指就持续大幅反弹的案例,但不可否认的是,刺激性政策有时超预期出台后,对于股指阶段性企稳仍有积极作用。
放眼2013年,能让投资者憧憬的政策周期将是3月的“两会”和10月前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年“两会”的召开,是新阶段第一批次经济政策的时间窗口,这将是第一个可能出现的政策超预期时间点。
另外,流动性也存在改善预期。从当前流动性状态看,M1、M2与低点相比已有所改善、M1周期性反弹、存款准备金率从高点有所下降,因此,2013年一旦货币乘数继续回升,那么货币供给将可能恢复。
筑底因素3:全球经济继续复苏
分析人士认为,从全球中周期运动来看,中美等经济体都已经历了第一库存周期的波动,在未来的两年之内,全球经济基本处于第二库存周期的稳定阶段,虽然将进入本轮中周期的稳定期,但毕竟仍是在长波下降趋势中,因此仍难见到主要经济体趋势性强劲回升,弱复苏格局或仍将延续。
在经济快速复苏无果的背景下,影响全球市场的欧债危机或将在2013年出现新曙光。中信建投指出,2013年下半年及之后,欧债危机风险将逐渐趋缓,全球经济在美国、中国新一轮库存周期启动之后复苏态势将会改善。因此,债务危机减缓程度很可能左右市场投资情绪,一旦乐观信号超预期,也将成为A股重要筑底信号之一。
另外,2013年可能出现换届与投资建设周期相叠加的情形,将形成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环境。根据历史经验,五年规划的第二、三年往往是投资加速年份,2013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大量审批并开工的“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有利于投资增长加快。
投资项目加快若好于预期,市场也会提前反应,走出一波上行行情。
操作·实战篇
紧贴市场四步挖掘波段机会
将2013年的行情定义为探底并反复筑底的过程,投资者在操作策略上也应该做到审时度势,从四步着手:在初期寻底阶段,投资者可跟踪融券余额变化,在市场有反转趋势时初步介入;筑底阶段,通过成交量萎缩、底部热点重现等规律进行确认;在市场开始反弹时,投资者要注意各板块之间的风格轮动,把握节奏;在行情处于中期顶部阶段,总有政策、资金进出等方面的征兆提前出现,投资者应做到适时获利了结。
空头异动 耐心寻底
分析人士认为,既然将2013年的行情定义为不断探底并反复筑底的过程,那么投资者在全年的操作策略上也应该有针对性。“宁可错过、绝不冲动”是投资者此时需要谨记的原则。
在下跌趋势当中,除了少数的白马股,绝大部分个股的上涨空间都十分有限。往往在投资者发现个股出现逆势冒头的情形时,已经错过了其最佳的介入时机,因此需要抑制心中贪婪的“魔鬼”,适时放弃一些短线炒作机会,反而更加有助于投资者找出真正的投资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股指期货的走势可作为投资者判断行情反转的依据,因为它具备价格发现功能,原本作为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规避的重要工具,却间接地为投资者捕捉见底行情提供了依据。例如,机构投资者在发现重大利好消息时,首先会考虑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头寸,因为股指期货的交易成本比现货市场低,同时T+0的交易机制也使得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更佳,以便形势不对适时退出。然后,机构投资者才会在A股市场上买入股票。
因此,投资者通过了解股指期货的走势,有利于发现市场初步见底的征兆。
融券的推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提前辨别底部的利器。在成熟市场,融券余额往往是重要风向标,融券余额的大增可能预示着市场的极度悲观,看空后市的投资者有所增多,对于底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重现 震荡筑底
寻底过后便是筑底,在市场中期底部筑完之前,必然伴随着大盘的连续缩量。成交量的萎缩,意味着继续止损的投资者越来越少,市场失去了继续向下的动能,在盘面上显示为交易清淡、抛盘难觅,因此市场迎来反弹便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投资者对缩量的标准往往表现得较为茫然。用前两年的成交量标准衡量现在是否处于筑底阶段,未免太过“拿来主义”,投资者应该结合前期市场头部成交量的标准来定义,同时应该考虑到市场多日缩量的表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A股历史上几次重要的底部,市场其实都表现出了惊人相似的规律:前期强势股出现补跌、阴跌变急跌个股大面积跌停、新股密集破发、市盈率达历史最低水平。
以2012年末1949点阶段性低点为例:两年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的白酒、医药板块遭遇行业重大利空,集体沦陷,而行业龙头如贵州茅台(600519,SH)更是出现了30%以上的跌幅,即强势股补跌;创业板在2012全年基本处于箱体震荡状态,整体跌幅较缓,但在11月末的一周内突然遭遇重挫,跌幅逾10%,可谓阴跌变急跌;新股破发率居高不下,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中小板、创业板上市首日破发率分别高达30.9%、23%,上交所上市个股破发率甚至达到32%;市场整体市盈率自不必多说,多份统计报告表明均处于历史的底部。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的重要底部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历缩量、上涨、拐头、再上涨等多次循环反复之后,才会形成重要的底部,“双底”一说也由此而来,因此投资者在市场的筑底阶段需要分批建仓。
把握节奏 介入反弹
2013年一旦市场出现反弹,各行业板块并不一定会随之跟上,总体或呈“有前有后、风格轮动”特征。
在反弹初期,基于对未来政策、资金面预期的幻想,往往周期性板块表现会明显好于其他防御性板块,具体而言便是大盘股好于中小盘股,有色煤炭、建材、化工、金融等板块的表现较为出色。
在乐观的情绪散布到整个市场之后,市场也正式进入上涨阶段,此时后知后觉的资金会不断追逐业绩优异、题材丰富的个股,从行业来看,电子信息、传媒、消费品、农业等板块会接过周期股的接力棒。
如此反复,市场呈现风格轮动、热点来回切换的上涨节奏,这也为投资者创造了反复盈利的空间。
资金出逃 局部见底
在市场寻底、筑底过程中,如何留住期间来之不易的盈利,成为投资者白切关注的问题。
市场底部会经过数次反复,但顶部往往稍纵即逝,不少投资者尚未作出反应便已套牢,所以“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预期放缓的国内经济、产业资本的套现态度、IPO“堰塞湖”的疏通,这三大利空成为2013年悬在A股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决定了市场反弹的高度。
与此同时,A股政策市特征依然不改,投资者需要谨慎理解政策、制度的动向,通过其中的微小变化,洞窥上层的调控意图。
同时,与前面提到的“底部缩量”相对应,市场在上涨过程中出现的连续天量、大阴线往往预示反弹的结束。例如2009年的小牛市,当年7月29日的一根大阴线吞没了市场前一周的涨幅,当日成交额达到了3000亿元以上,而前一周的日成交额仅在2200亿元左右。2009年11月24日,调整后的市场再次迎来一根成交额高达2950亿元的大阴线,至此,当年的小牛市正式宣告结束,从此展开了长达两年的阴跌,后知后觉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在2013年,只有通过了解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程度、场外资金入市的规模、产业资本的减持态度,投资者才能做到及时获利了结。在昙花一现的行情里,切忌因为贪心而犹豫不决,一旦错失卖出时机,赢利便会化为乌有,承受能力较差的甚至会招致亏损。
操作·展望篇
周期股盛宴不再 2013政策投资吹暖风
分析人士认为,依托国内经济而生的A股市场,未来的投资逻辑也一定会与以往22年大不相同,周期股王者霸气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新经济机构下的主题投资机会。
周期股难发力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每一次经济复苏,最先感知到的都是周期性行业;每一次经济陷入低潮,跌得最惨的往往也是周期性行业。
这些行业涉及甚广,包括券商、煤炭、有色、运输、电力、地产、机械等等。虽然看似杂乱无章,但是他们都紧紧依附于两个链条——一是与城镇化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出口。特别是前者,是二十余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
与这一切伴随而来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与之相关上市公司市值膨胀。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更是将这类公司股价推向极致。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明年经济转型背景下,周期股的盛宴或许将永久成为历史。即使有行情,但出现2006年~2007年甚至2009年级别的大涨可能都不现实。
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速度可能放缓。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期高层态度进一步明确,虽将城镇化作为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但并不会一味追求“城镇化”量的增长,其重心并不在增加投资。按照2012年11月末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2.6万亿元计算,未来十年投资增速年增长8.4%,即可实现投资净增加40万亿元,远低于此前十年水平。
因此,2013年的阶段行情中,周期股很可能不会成为资金优选的宠儿。
盯紧政策导向型投资
分析人士认为,每一次经济转型都会有被淘汰者,但无疑又会催生新的机会。2013年A股市场最好的机会,或者说最新最有用的投资逻辑,其关键词只有两个:转型、政策。只有深刻理解了政策,才能获得最好的投资收益。
从A股市场历史经验来看,1月~4月一般是炒作年报行情和高送转概念时期,近期这种炒作迹象已经有所抬头。
进入5月以后,如果经济一直处于弱复苏状态,那么资金寻找热点往往变得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周期股可能不再具备大的投资机会背景下。即使有7月~8月中报行情,但由于中报少有公司提出高送转,因此大盘很有可能出现热点凌乱、反复筑底现象。这时只有出现新的投资主题,才能重新积聚人气,并带领大盘走出较大级别反弹。
当市场进入热点空窗期时,投资者又如何把握随时存在的筑底反弹行情呢?2013年全年贯穿两大会议,一是3月的“两会”,二是10月前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当市场陷入沉寂之时,上述重要会议很可能出台打破沉寂的相关政策,引领新的投资主题,届时投资者只需跟随新的政策指向,参与到市场热点炒作之中即可。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