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刘林鹏发自北京、成都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刘林鹏发自北京、成都
早在两年前就计划进军中国页岩气的康菲石油,直到现在才完成夙愿。日前,中石化对外宣布,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将与康菲石油在四川盆地綦江区块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联合研究。而与英国石油(BP)、壳牌等竞争对手相比,康菲石油在华涉及页岩气开采的步伐落在了后面。
进军中国页岩气康菲迟到两年
中石化透露,经集团公司授权,12月21日,勘探南方分公司与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成都签订了《四川盆地綦江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联合研究协议》。
据了解,綦江区块地处川东南地区,为四川盆地周缘下组合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勘探区,但该区块勘探面临主要目的层埋藏深度较大,地质条件复杂等难题。联合研究区块面积3917.53平方千米,合作周期24个月,康菲公司将在合作区内部署二维地震600千米及2口钻井(或水平井)。
中石化方面称,此次合作,对于整体评价四川盆地川东南地区海相下古生界页岩气勘探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提高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和工程工艺技术水平。
中石化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此次与康菲石油合作并不涉及产品分成合同,现阶段只是联合研究,不排除未来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该区块的合作谈判于2011年8月启动,于2012年11月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昨日(12月26日)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两年前,康菲石油与中石油就开发四川省页岩气资源进行过一轮深入谈判,一度进入到产品分成合同中的商业条款的谈判中。但最终没有结果。
今年3月,壳牌突然宣布与中石油签署中国首个页岩气产品分成协议,将与中石油在四川共同开发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3500平方公里内的页岩气资源。该合作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开发的一个里程碑,此前,外资在华页岩气开采上没有达成任何产品分成合同。
綦江区块正好位于重庆市梁平县这个全国首个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内。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已在当地打响了页岩气勘探会战。
中石化内部人士表示,该公司把页岩气勘探开发重心放在了重庆,除了在梁平建全国首个页岩气生产基地外,还在当地的彭水、南川、涪陵、綦江等地开展页岩气勘探。其中,位于彭水的“彭页HF-1井”已点火成功并获得工业气流;南川也已发现了2个页岩气勘探有利区;涪陵、綦江等地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正在勘探中。
目前,中石油则在重庆永川打出了一口页岩气井,目前每天产气量约10万立方米;江津、荣昌、巫溪等地已纳入下一步勘探评价工作范围。
跨国油企在华云集“找气”
而在康菲石油之前,其竞争对手英国石油(BP)、壳牌等已捷足先登。
2010年12月,中石油发布公告称,其与壳牌石油公司合作的第一口页岩气井已在四川开钻,这也是第一个中外合作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中石化则宣布将与BP公司在贵州凯里、苏北黄桥等地着手合作开采页岩气。
去年12月份,中石油宣布,在与壳牌签署联合开发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资源协议大约13个月后,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在四川省发现页岩气资源。
不只是壳牌与BP,雪佛龙公司也与中石化签署合资协议,正在西南部的贵州省黔南盆地进行页岩气勘探。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神华地质勘察有限责任公司,也就建立商业联盟、联手在中国发展页岩气项目展开初步磋商,双方已就合作达成协议。法国道达尔公司则与中石化达成了预签协议,将共同勘探、生产页岩气,但需要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由于页岩气勘探开发需要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我国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正与外资合作开采页岩气项目,以获得相应成熟的技术。
不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中国与美国的页岩气在地质、藏储层上的差异巨大,即使与国外技术成熟的公司合作,也需要经过技术上的验证,开发出适合中国页岩气开发的“自用技术”。
在国土部的第二轮页岩气区块招标前,西方能源企业,包括BP和壳牌等跨国油企,尚未能直接参与区块投标。而第二轮页岩气区块招标时,中国允许外资与中方合资的企业参与投标页岩气探矿权,但是,第二轮招标并没看到这些跨国油企的身影。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跨国油企之所以对页岩气区块招标兴趣不大,主要是因为他们通过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后就不存在没有区块的问题,两大巨头本身就掌握了大量的油气区块,这些区块与页岩气区块存在大量的重叠。
对于上述页岩气与常规油气矿权重叠的区块,国家考虑将开采权优先给予几大石油公司。而资料显示,目前的可采资源量中,77%的页岩气可采资源与传统油气矿权重叠。
但是,国土资源部规定,如果几大石油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没能达到规定的勘探进度,国土资源部将取消其开采资格,对这些区块实施公开招标。这也是两大巨头频频与外资合作加大页岩气勘探开采的主要原因。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