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徐皓 陆慧婧 实习记者 王瑞
每经记者 徐皓 陆慧婧 实习记者 王瑞
战局
12月是我国电影工业最为重要的时期,贺岁档期成为片商、院线手中王牌电影上线时机的不二之选。基金公司也一样,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12月已经成立和即将成立的新基金数量高达38只。截至目前,当月成立的新基金募集金额已达900亿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尚未出数据的十多只产品,如无意外,本月累计募集金额将创今年新高,基金规模排名大局基本落定。
基金公司年末冲刺 38只新产品吸金超900亿
每经记者 徐皓
2012年的冬天,基金行业洗牌之势异常剧烈。目前,距离年末只剩最后一周,大部分基金公司已经陆续完成最后一只产品的发行,规模排名大局基本落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华夏基金排名第一的地位仍然稳固,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的规模竞争则相当激烈,而随着银行系基金的异军突起,华安、银华等基金有可能被挤出前十名。
最后一只产品陆续出炉
年末的最后一只新产品发行对基金公司规模的贡献至关重要,绝大部分基金公司选择了固定收益类产品作为2012年的收官之作。
截至12月21日,大部分基金公司已完成今年的产品发行工作,建信基金、南方基金、中银基金、华夏基金等公司共有12只产品集中在本周募集完成,仅剩华安基金、方正富邦的2只产品将在下周募集成立。12月已经成立和即将成立的新基金数量高达38只,其中33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不包括QDII债基)。
竞争白热化之下大部分公司在推广上不遗余力。
具有渠道优势的银行系基金集体发力。12月18日成立的民生加银货币基金募集规模一举突破144亿元,20日成立的建信月盈安心理财债基募集规模更高达173亿元。有意思的是,如同有种默契,两只银行系基金互相以对方股东行为托管行,不过主要销售渠道仍然是自家股东。
渠道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建信基金大股东建设银行对该理财基金下达了130亿元的销售目标。在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建信月盈安心理财债基超额完成募集任务。民生加银货币基金亦主要依靠民生银行推动。
而近期与建信基金比拼发行的另一家银行系公司,中银基金亦在12月19日完成了今年最后一只新基金中银理财7天的发行。据了解,这只托管在招商银行的基金共卖出30多亿元,其中大部分份额由中国银行所销售。在股东力挺之下,中银基金12月共成立2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累计募集金额也高达八、九十亿元。
相较之下,同为银行系的交银施罗德同期募集的新产品交银纯债略显平淡,募集规模为21亿元。
在银行系之外,其他基金公司募集情况则比较平庸,包括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同时发行纯债产品的嘉实基金和广发基金分别募得14亿元和28亿元;银华基金发行的中证中票50指数债基募得34亿元;国泰货币基金募集了33亿元。
少数基金公司则在这一时间避开拥堵的银行渠道,例如汇添富收益快线、华夏沪深300ETF主要销售渠道为券商。作为业内首只瞄准证券保证金、场内申赎的货币基金,汇添富收益快线的募集情况颇受行业注目。在发行之前,汇添富对于该产品首发并不乐观,“我们预计首发规模不会太大,40亿?50亿?这个产品更多的是后续场内资金流入。”汇添富高管表示。据了解,最终汇添富收益快线募集金额在40亿元左右。
据记者已知数据,12月成立的新基金募集金额已达900亿元左右,尚未出数据的还有十多只产品,如无意外,本月累计募集金额将创今年新高。
前十大基金公司竞争激烈
2012年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压力颇大。一方面,近一年多以来,超过20家基金公司换帅,新帅上任第一年的公司规模增长情况对于其工作考核的意义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爆发,行业整体规模今年大幅增加,基金公司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不进则退。
除了发行新基金,货币类产品依然是基金公司冲刺年终规模的利器,而今年还增加了理财基金。年末,一批限制大额申购的货币基金纷纷放宽了申购门槛。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考虑到年末收益率有望攀升的因素外,基金公司放低货币基金申购门槛也是为方便机构大额资金进入,为年底增厚规模提供便利。
对基金公司而言,货币基金已是年末冲刺规模排名的“利器”,虽然监管层三令五申,但个别基金公司年底货币基金规模突增的现象仍存在。
除了老货币基金,今年年末新货币基金以及类货币产品——理财基金更是有后来居上的趋势。除了年末滚动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吸金之外,老产品尤其是理财类基金的持续营销亦是基金公司这段时间的工作重心。一些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旗下部分理财产品近期呈现净申购。
通过货币类产品的发行,一些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得以迅速提升,行业前三甲的争夺依旧相当激烈,除了华夏基金仍稳坐第一宝座外,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目前规模差距不大。如果综合三季度规模和四季度新募集基金的规律来看,3家公司规模都将达到1700亿元上下,而其中南方基金则颇有冲击“榜眼”之势。
此外,几家银行系基金有望挤入前十,打破原有行业格局。去年末工银瑞信基金便依靠货币基金将其行业排名上升至第九名,而今年,工银瑞银依靠理财基金进一步夯实了地位,资产规模很可能在千亿元之上。而建信基金、中银基金、招商基金则是今年的黑马,通过四季度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不间断发行,亦有冲刺前十的势头。
相对而言,大成基金、华安基金、银华基金处境则颇为微妙,虽然年末亦不遗余力吸金,怎奈对手太过强大,今年很有可能被银行系基金排挤出前十。
排名靠后的中小基金公司亦暗潮涌动。四季度,不少小公司补齐了产品线中的货币基金,规模也得以提升,如民生加银依靠一只货币基金规模便大幅挺进。
不过,硝烟之中一些基金公司也表现得颇为淡定,这与其管理层以及股东营造的公司文化大有关系。“我现在并不太在意公司的排名。”易方达总经理刘晓燕在三季度排名滑落时对媒体表示,“排第二还是第三第四,对于公司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
从来不参与排名战争夺的兴业全球还是保持了一贯的步调,年末兴业全球逆势发行了一只股票型基金,首募规模5亿元。“已经预计到这只基金会很难发,但目前这一时点我们认为是很好的入市机会,产品只要达到成立规模就够了。”兴业全球副总经理杨卫东在基金发行时表示。
近日,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称,从竞争格局来讲,中国基金行业会经历一个集中度逐渐下降的过程,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会越来越低。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有品牌的、业绩好的公司会脱颖而出,但未来前十名基金公司并不一定是现在的这10家了,“我们看到新的两股力量是很大的,银行类的公司毫无疑问的要打进前十名,另外一股比较大的力量就是私募基金,因为他们这种创业的文化和比较纯粹的投资精神,具有公司文化上的优势。”
前瞻
和《人再囧途之泰囧》一样,年末基金规模战当中也不乏黑马出没,然而这种“小成本、大收益”的买卖并非唾手可得。乘基金审批通道制松绑的东风,基金公司明年的“厮杀”将更加惨烈,其中谁能抓住创新点,谁更贴近市场,谁才有希望再次像《泰囧》一样创造超预期的“票房”。
通道制将取消 明年固定收益类产品或井喷
每经实习记者 王瑞
元旦过后,基金审核通道制将正式取消,同时,基金产品的审核期限也将大大缩短,基金公司对于产品的发行将更具掌控能力。明年很快就要到来,在摆脱通道制束缚之后,基金公司将如何备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对多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进行了采访,多名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明年仍将主推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基金审批进一步宽松的背景下,明年该类产品有可能迎来井喷。
来年主推固定收益类?
按照现行规则,基金公司可以申报3只普通产品、1只创新型产品、1只QDII产品。
近期证监会表示,明年1月1日起,将对目前的基金产品审核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取消产品审核通道,基金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定上报数量和类型;缩短产品审核期限,常规产品按照简易程序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实行基金产品网上申报与审核。
目前基金审核期限是6个月,虽然不少基金能在3个月之内拿到批文,但对于多数基金而言,通道制度取消后,审核的速度将缩短为20天。同时基金数量的限制也被放开,极大提高了基金审核的效率。
通道制即将取消的消息让各家基金公司摩拳擦掌,开始紧急准备来年新产品。
回顾今年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据主流位置,债券型基金中若剔除短期理财债基,剩余的普通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募集份额达到25亿份。而股基的平均募集份额则不足6亿份,而且大量新成立的股基遭遇了大规模的赎回。
展望2013年,在市场预期不是很明朗的行情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采访多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获悉,多数基金公司发行产品的首选,还是固定收益类产品。
由于今年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发行上抢尽了风头,对于2013年的市场,不少基金公司表示,明年发行的产品肯定会比今年要多,未来会根据市场情况具体来定发行什么类型的产品,不过还是会首推固定收益类产品。
南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渠道投资总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来年已准备好了十几只固定收益类产品,同时也有黄金ETF和企业债ETF等创新型产品,股票型基金也有准备,但是不多。
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产品研发部人士告诉记者,明年会主推固定收益类产品,但是也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发行权益类产品,明年一季度,股市可能会有一波机会,“我们计划在年初发行一只股票型基金”。
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更加 “务实”,一位中小基金公司的高级策略分析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主要还是看客户的需求,客户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就会大力推”。他表示,来年得保证量有稳定增长,规模是最重要的,“毕竟我们不是大基金公司,损失一两百个亿无大碍,在规模上,我们可是不得滑坡的”。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基金公司认为,明年在产品的布局上将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做调整,但会主推固定收益类产品。
在红海中开辟蓝海
通道制的取消,对基金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子化审核、最迟20天便能拿到“准生证”,这对基金公司审时度势,抓准市场机会提供了便利,但这并不是单个基金公司的特权,竞争对手也一样,面对未来产品更加多元化,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并积极挖掘新的领域来吸引投资者,是各个基金公司考虑的重点。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不断推出各类创新型产品,如跨市场的沪深300ETF、短期理财基金、发起式基金、货基T+0等等,无论是“真创新”还是“伪创新”,其中一些产品确确实实为基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募集份额。
来年的基金发行,比如短期理财基金,发起式基金以及货基“T+0”仍然是基金公司激烈竞争的红海,而如果能抓住创新点,推出更适合投资者的产品,那么对于基金公司来讲则是开辟了一片广阔的蓝海。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副总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2013年的创新会围绕固定收益去做,同时也会发一些主题基金,比如养老主题和教育主题等。
当前货币市场基金通过创新已经起到了部分替代现金的作用,比如信用卡还款,与淘宝、腾讯等的合作,其在赎回上因 “T+0”也更加快捷方便。这类创新就能够吸引到大量的客户,这也说明,客户的需求是无限大的。上述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货币市场基金有高流动性、高稳定性和门槛低的优势,明年的货基在创新方面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公司会在这上面加大研发力度。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发行了大量的债券型基金,未来债券型基金仍会是基金公司力推的,不过公司认为国内债券标的不能满足债券基金的投资,因此计划明年投资海外的债券市场。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将在业务、管理、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打造专业产品客户群如基金专户和子公司,以及全方位产品线的打造。他认为,规模不见得越大越好。当前市场的细分做得不够,对客户的定位还不是很清晰,未来也会着重于对客户群的细分,挖掘客户群的需求。
该人士提醒说,产品的创新还得契合时间点,当“需求在了,时间点到了”,就要看谁的动作更快,更加贴近市场,这样才能在创新中抢得先机,
动向
基金年末调“人”换股
每经记者 陆慧婧
又到年末。基金再次迎来人员变动和持仓调整的高峰期:一方面,基金公司纷纷调整基金经理配置,以备新一年的业绩比拼,另一方面,12月底,A股一波以银行、周期股为首的逼空行情,也让基金公司在比拼排名同时,火速调仓应对来年行情“风向”。
投研明年难现扩容
相比年中时的大批研究员依靠新基金的大量发行而走上基金经理岗位,年末基金公司投研调整呈现出不一样的局面。
数据显示,12月以来,基金经理变更次数达58次,已超去年同期的44次,大型基金公司中,南方、华安、富国、大成等基金均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12月18日,大成积极成长股票基金增聘孙蓓琳为新基金经理,孙蓓琳现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亦是大成核心双动力股票基金经理。
18日,南方基金连发3则公告,蒋峰离任南方盛元红利、恒元保本,保本混合3只基金,转任专户投资管理部执行总监兼投资经理。
同日,大摩华鑫增聘钱斌与盛俊峰一同管理大摩华鑫成长股票基金,同时公司还增聘钱斌与刘红一起管理大摩华鑫领先优势股票,钱斌现为大摩华鑫投资部总监,有12年的证券从业经历。
谈及年底人员调整,多位基金公司内部人士直指年底业绩考核因素。“一般情况下,增聘基金经理的基金,大多都由新基金经理管理。”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增聘人手,最大的可能是基金经理或将离职,“离职原因很简单,要么是因为做着不顺心,要么就是因为业绩,这其中,业绩原因更为重要。业绩不佳,要么走人,要么职位下降,回炉做研究员。而向此前的基金经理同事推荐股票,这是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无法接受的,如果公司不认同你的业绩,或许另外一个公司觉得你投资还行。”
“多数人还是选择换个环境。”他称,“另一种情况是,投资总监兼任基金经理,一方面原因是投资总监此前业绩突出,另一方面或因新的基金经理仍未到任,做一个过渡期安排。”
某券商基金分析师表示,年底基金公司人员变动也有为未来腾出人手这一考虑。“随着基金审批制取消,明年基金发行节奏加快,这将导致明年基金规模偏小,总数量增多,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也将加剧,这将带来基金投研队伍整体扩容。”
不过上述基金经理并不认同这一看法,他表示,基金发行要考虑效益,规模太小不足以弥补成本,因此,预计基金经理高频率变动依旧,但是投研大幅扩容并不现实。
近一两年,传统行业二级市场行情低迷,导致基金公司相关研究员配置有所压缩,此次周期、蓝筹股“起舞”,会否令来年基金公司研究部结构转向?对此,上述基金经理称,基金公司招人,培养人才都有成本,人员调整相对缓慢,如果明年下半年依旧是周期或蓝筹行情,或许研究员队伍在这方面会有所倾斜。
另一基金公司专户副总监则表示,基金公司投研结构是否调整,将视政策走向而定。
目前仍低配银行板块
A股行情突变,不仅带来基金公司人员结构调整,同时,基金年末持仓也面临新一轮调整。近期,银行股涨势凌厉,四季度以来,银行板块以接近20%的涨幅成功“咸鱼翻身”,成为A股市场的明星。
谈及银行股飙升,上海某基金经理指出,这轮银行股的上涨中,公募基金也配置了很多,不过他同时指出,对于银行股,公募基金目前仍处于低配状态。“第一波上涨,并不是所有基金经理都一致行动,或许要等到银行股再次启动,才会吸引更多人跟随。”他称,仍看好银行股后市表现。
沪上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指出,年末此轮周期股行情,与年初有不同之处。近期表现强势的银行板块,长期看,确有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利润空间等不利因素,但这一因素之前已经反映在了股价之中,银行股目前市盈率水平较低,存在估值修复需求。
不过,对于市场期待的早周期行情,基金经理看法不一。沪上某基金公司策略部总经理表示,近期早周期股调整,或因年末资金紧张扰动,他坚持未来一个季度投资主线不变,即看好房地产、家电、汽车等早周期后市。另一基金经理则称,早周期股行情仍待宏观数据进一步确认,上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也认为,水泥、钢铁等早周期股未来面临去产能压力,在这样格局下,预计银行股后市反弹相对突出。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