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涂颖浩
每经实习记者 涂颖浩
银行资本新规出台前,《每日经济新闻》曾发布《“中国版巴Ⅲ”提高资本充足率 多数银行再融资压力不大》一文,近日银行股的走势也反映了这一利好预期。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新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也对银行风险资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高利润时代已终结的银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变革?
新政落地银行起舞
在本报11月17日刊登的上述文章中,分析师一致认为各银行在明年可能不会面临再融资压力。根据三季度数据,大部分银行满足“中国版巴Ⅲ”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并非难事。海通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银行股存在估值修复机会,至少不会跑输大盘。”
回顾近期银行股走势,银行股跟随大盘反弹并有超越大盘的表现。12月5日~7日指数快速上涨的过程中,虽然盘中热点纷呈,但真正领涨的是银行股,很多银行股这三天的上涨幅度超过10%。截至周五收盘,大盘再度强势上涨,而部分城商行涨幅甚至超过20%。
海通证券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银行股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多大变化,改变的是市场面。”东北证券分析师认为:“银行资本新规好于预期,未来供给压力较小,银行股的走势已经反映了这一利好预期。”
高华证券研究报告认为,除周期性宏观企稳和复苏之外,这一消息(新规出台)将对中国银行股起到关键的积极推动作用。鉴于中期内再融资压力下降,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的银行可能受益更多,其中包括农业银行(601288,收盘价2.79元)、中国银行(601988,收盘价2.92元)、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000001,收盘价15.18元)和光大银行(601818,收盘价2.89元)。
在2011年8月15日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中,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监管提出新规定,尽管监管提供了6年的过渡期,在净利润增速下行、资本金内生补充能力减弱的同时,银行业资本消耗瓶颈亟须通过转型来突破。
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高利润时代已终结的银行业,随着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转型是唯一出路。
资产质量方面,浙商证券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破净的银行股表明了市场对资产质量的怀疑。账面价值虚高,而实际不良率可能比账面更高。”
不过该分析师对银行股的估值修复仍表示乐观,他认为不良资产见底已是大概率事件。“前期造成不良率上升的小企业经营困境的各项不利因素,正在逐步改善。”
“宏观经济的好转将缓解不良率上升的风险,未来银行股要看宏观经济的表现。”东莞证券分析师表示。
利率市场化加快促银行变革
有迹象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有望加快。
12月13日,中银国际控股副执行总裁、深圳前海新区咨询委员会委员谢涌海建议,可以通过对前海新区的管理架构、制度设计的创新,在前海开展银行利率市场化试点。
今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则调至0.7倍。这被业内普遍视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真正向深水区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今年利率市场化超预期推进,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逐渐打开使银行息差承压。美日经验显示,在市场化初期会导致净息差下行10%~20%。
业内人士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对银行存贷利率的保护,因而通常会导致净息差收窄、存贷款业务盈利下降,迫使银行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银行理财产品优势明显
2011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爆发式增长。wind数据显示,2011年全部银行单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平均为2000只,2012年,截至11月末,单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平均为2500只。
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11.73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比例达18%。
上海某信托公司销售人员小薛告诉记者:“这两年理财产品销售稳步增长,非银行理财产品300万以上门槛的收益率基本都在10%~11%”,“虽然银行理财产品较信托产品收益率低,只有5%左右水平,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银行理财图个放心。”
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银行业理财峰会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杜金富在会上指出,截至2012年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6.73万亿元,比2011年末的4.59万亿元增长近47%。
银行的渠道优势来自遍布全国、深入县域的网点和特许的业务资格。在券商、保险、信托等机构金融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银行的网点资源为其获取了稳定的代销收入;在主承销商以银行为主的债券市场(短融、中票),银行获取了绝大部分的承销收入;在对投资型保险、券商资管产品构成有效竞争的理财产品上,银行则可以轻松地获得投资利差或渠道费收入。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1年期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分别为17700亿元、27000亿元和43700亿元,并预计2010至2013年复合增长率为43.35%。
具四类核心竞争力者最受益
事实上,理财产品只是银行资产管理的一种方式。资本市场的繁荣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促进了资产管理、顾问咨询、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结构的升级。
据广发证券研究分析,在银行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受益的公司需要具备以下核心竞争力:广泛而优质的客户、强大的分销渠道、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品牌。
首先,国有银行无疑在客户群方面具有不可匹敌的优势。2010年末,工商银行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数分别达到412万和2.59亿。
其次,国有银行渠道优势明显,交行、招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单网点效率领先。此外,股份制银行还通过发展电子银行弥补物理网点的弱势,2010年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分别达到82.43%和75.72%,远高于同业50%左右的水平。
再次,股份制银行创新机制更为灵活,许多新型业务都是由股份制银行引入国内的。例如,深发展(已更名为平安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兴业银行首家代理个人实物黄金交易,招商银行则最早开发出双币卡、网上银行以及“现金管理”等产品。长远看中间业务创新离不开综合化经营平台。目前,建行、中行、交行和招行的综合经营平台较为完善,而中信、光大凭借母公司的强大背景,将来也有望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品牌方面,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品牌认知度较高。工商银行的综合得分更是遥遥领先;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较早开展品牌建设,“一卡通”“一网通”和“金葵花理财”等品牌在客户中赢得了良好声誉。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