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公司债11月发行创新高 部分公司举债还贷

    2012-12-05 00:56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董力瀚    

    每经实习记者 董力瀚

    低迷的环境中资本市场融资结构悄然生变,随着IPO审核断档近两个月,公司债发行市场迎来 “井喷期”。刚刚过去的11月份,公司债发行规模达到423.7亿元,创下公司债券单月发行额度的历史新高。有市场人士认为,监管层对公司债券业务的推动和票面利率的整体回落,为上市公司以低成本融资提供了新渠道,从而拓展了公司债券的发行空间。

    巨额债券融资流向了哪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近期有部分上市公司“举债还贷”。

    低迷市场催生融资结构变化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沪深两市完成的总募资金额为4126亿元,相较2011年全年募资总额7783亿元大幅下降。2012年完成IPO发行工作的公司至今共149家,IPO募资总额1018亿元,相对去年全年的2757亿元IPO募资总额尚不足一半。

    2012年至今与2011年全年的定增募资总额则分别为2870亿元和43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定向增发作为市场上再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虽然其融资额度连续两年超过新股首发,但在2012年也出现了明显回落。

    不难发现,2012年的融资市场上,公司债成为无可争议的主角。

    相对于2011年1242亿元的融资额,公司债2012年至今的融资总额高达2238亿元,较去年增长近一倍,比同期IPO融资额度也高一倍以上。此外,11月份公司债的发行规模超过今年6月的409亿元,达到历史性的423.7亿元。

    某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对记者表示,11月份公司债发行集中放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石油公司债的发行,12中油01、12中油02、12中油03三只公司债实际发行量合计200亿元,占11月公司债发行规模近一半。另外,由于年关将近,许多公司选择将手头积攒的项目突击发完,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也在为年报做准备。

    公司债发行规模的空前扩张也给投行业务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iFind数据显示,年内共有49家投行参与了公司债的发行承销工作,从债券承销数量来看,瑞银证券、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排名前三,分别完成了18、17和16只公司债的承销工作。

    在股权融资低迷的大环境下,积极开展债券业务对投行来说也是大势所趋,一位资深投行人士称,包括首发、增发在内的股权融资或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低速,公司债的保荐工作对投行来说运作周期更短,审核中的不确定性也相对较低,对投行业务是一个有益补充,预计未来公司债券市场的扩张期仍会延续。

    平均每周发行约3只公司债

    相对于前几年的缓慢发展,进入2012年,公司债在融资市场上的表现可谓全方位“井喷”,在融资总额大幅增加的同时,公司债券数量较2011年也翻了一番有余。沪深两市2012年至今发行的公司债共174只,也就是说,平均每周有约3.6只公司债发行。

    公司债市场的快速扩张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巨额募集资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部分公司投向特定募投项目之外,这些资金有很大一部分被公司用于归还贷款,“举债还贷”的现象集中出现。

    例如,本周一公告宣布发行公司债的公司有青松建化(600425,收盘价8.27元)、海螺水泥(600585,收盘价16.61元)、骆驼股份(601311,收盘价7.36元),三家公司在债券募集说明书募集资金运用一项中无一例外着重提及“偿还银行贷款”,并以剩余资金补充公司流动性,以节省利息支出。

    对于上市公司以债券融资还贷的逻辑,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债券融资成本相较贷款来得更低,另外公司债券的期限通常为5~10年,对于公司来说,举债还贷相当于以长期债务替换短期债务,有利于优化负债结构。

    尽管蓝色光标(300058,收盘价18.92元)在11月发行的公司债票面利率攀升至7.9%,创下近月新高,但整体来看,11月公司债票面利率已经有所回落。iFind数据显示,11月发行的公司债加权票面利率4.82%,相较今年2月6.63%的票面利率高位已经有了明显回落。同时,目前一至三年和三至五年的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6.15%和6.4%,远高于同期公司债的票面利率。

    该券商人士认为,影响公司债票面利率的因素较多,与发行时段、公司资质、供应量等都有关系,总体来看,贷款基准利率会被公司重点参考,一旦公司债票面利率均值高于贷款利率,公司债的发行规模或会大幅缩减。

    是否分流股市“活水”?

    尽管监管层一再强调不会通过停发新股来救市,但证监会发审委自今年10月10日完成深圳崇达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IPO审理工作之后,就再也没受理过任何一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却是不争的事实。期间硬着头皮完成新股发行的浙江世宝IPO额度则大幅缩水。

    然而IPO暂停后,A股仍然跌跌不休。事实上资本市场融资脚步未完全停滞,在股票首发规模缩减的情况下,发行规模快速扩张的公司债是否是分流股市“活水”的症结所在?

    东方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胡世捷认为,公司债发行规模尽管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但从其11个月2000多亿元的融资规模来看,对A股场内资金的分流作用有限。

    “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分配确实是个问题,但持仓量持续创出新高的股指期货市场对股市形成的分流作用更加明显。”他坦言,事实上很多券商都面临客户从A股转向期指市场的局面。

    上周四期指四大合约总持仓量首次突破10万手关口,创出历史新高,而成交额也持续高位。iFind数据显示,12月4日当日所有股指期货合约的总成交额为3812.5亿元,而同日A股市场沪深两市总成交额则仅为822.5亿元。

    胡世捷认为,因股票市场赚钱效应缺失,流出资金多会选择债券、理财产品等固定收益品种,从而间接支撑了债券市场不断扩容。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安洁科技解禁股东减持233万股

    下一篇

    安凯客车回购30万股二股东9天完成增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