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末路狂奔” 商业银行是否遭遇了次级债的2012?

    新华网 2012-11-20 08:59

     

     

    来源: 证券日报

     

    年底两个月,商业银行似乎在上演着一出“末路狂奔”。 

    粗略统计,今年前10个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13只商业银行次级债,总额600亿元。而今年最后两个月将发行约1500亿元的次级债券,其中不乏建行、中行这样的巨头。银行正面对的是次级债的“2012”。 

    明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实施,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将根据国际统一规则,对银行资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根据此规定,目前银行所发行的次级债条款将成为不合格的资本工具,不再被计入监管资本。这就意味着明年起,银行再发行次级债便达不到充实资本金的目的。如此,各银行赶着年底的末班车,争相突击发债就不足为奇了。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受资金本所困扰,这一难题也是现阶段银行绕不过的坎儿。在我国金融体系里,银行占据无可撼动的地位,而信贷又是银行最为倚重的业务。银行为扩大规模、增加收入,就只能增加贷款规模。信贷增长越快,资本金消耗越多,银行不得不补充资本金,发行次级债便成了现阶段银行的最优选择。发债完成,资本充足率上去了,为支撑盈利,只能进一步的放贷。如此便造成了银行再融资的怪圈。 

    新规间接叫停了银行大规模发行旧式次级债,也给商业银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补充资本充足率?所谓资本充足率,就是指资本额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若要提升此比例,可从分子分母两方面着手。 

    首先是提高资本金。对于核心资本,现在的股市环境靠增加股本并不现实,那么利润就成为补充核心资本最为可行的途径。而对于附属资本,因为旧式次级债不再被列入范围,给银行带来的考验更大。银行必须加快探索融资工具的创新。 

    在新规中,对于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工具,有“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的要求,意在增强资本吸减损失的属性。其实,监管在约束的同时也是在指引,“减记”和“转股”便是今后创新的方向。国际上常用的混合资本债和可转债可能将取代过去的次级债。在工具创新中,应当注意的是避免增加股票市场的压力,可适当探索在境外融资。 

    其次是降低分母,也就是减少加权风险资产。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攀升的加权风险资产,反映了间接融资的主导地位。减少银行加权风险资产,也就是我国逐步实现金融脱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也在逐步的走向混业经营。增加中间业务,减少对于利差收入的依赖,一直都是国内银行倡导的。 

    近期而言,也有一些手段来降低分母。国内有实力的银行正在尝试内部评级法,在这种评级法的测算下,资产质量较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有所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内部评级法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抵御和管理风险,而不应成为提高充足率的手段。在这种评级法之下,银行将更专注于提升资产水平。此外,信贷资产证券化也于今年重启,这也是释放加权风险资产的一种工具。银行可以借助发行证券化产品,将信贷资产出售。不过当前出于谨慎监管的原则,仍然是小规模试点。今后一旦放开,对于提升资本充足率的意义是巨大的。 

    比较而言,分子方面还仅仅是资本工具创新、拓展融资渠道的单一问题。而降低分母实质上是推动中资行的业务转型,是更深层次的综合要求。但无论是从分子还是分母入手,都应当看到,巴赛尔Ⅲ协议的资本监管面向的是全世界所有银行,中资行的融资困境凸显了与国际大行之间的差距。但愿这次“末路狂奔”式的发债将成为绝唱,中资行未来不应只在规模之类的硬实力,更应在软实力上能够与国际大行一较高下。

     

     

    上一篇

    经济企稳回升可期 A股或现投资机遇

    下一篇

    大批查封资产房源即将入市 温州楼市承压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