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货币政策临周期性拐点?中外资机构现分歧

    2012-11-15 01:0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我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或许已经到达了一个周期性拐点,正在从过去几个月的适度宽松,在未来几个月转向一定程度的中性,并且特别注重维持稳定的流动性。”巴克莱资本在近日的一份研报中这样表示,这份研报的署名作者包括该机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和中国经济研究员常健。

    但是,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否出现了拐点,更多中资机构的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延续此前的货币政策方向。

    保持流动性将成重点

    通过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巴克莱资本认为,政策重点转移回到维持稳定的市场流动性,除非有额外经济下行风险的增长。有三个因素将推动这种转变,一是过去一两个月里,出现了积极而广泛的经济改善的信号。二是央行对发达国家实行的底部量化宽松政策的关注更多于对通货膨胀的关注。三是央行对宽松的流动性可能引起房价上涨的担忧。

    央行在201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未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预调微调,把握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风险防范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为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整和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尽管官方的说法仍是‘稳健’,但我们总体上认为,未来几个季度货币政策将取决于经济发展势头和就业形势。”巴克莱资本认为,如果经济增长筑底确实在第三季度完成,那么货币政策将转向中性。

    尽管2011年和2012年的货币政策表述都是“稳健”,但央行在2011年六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而2012年,央行则已分别进行了两次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下调,相较上一年明显“宽松”。可见央行的“稳健”在不同的年份具有不同的解读内涵。

    “现在,尽管其官方名义是稳健的,但还是在宽松的区间内。”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现在说货币政策将呈中性还为时过早,“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刚到底部有企稳的迹象,如果连续三个季度GDP有7.5%至8.5%的水平,运行稳健,货币政策有可能中性。现在,经济增长还未最终筑底。”

    自今年7月份降息后,央行并未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而最新公布的四季度首月(10月)经济数据显示,出口好转,PMI数据出现温和回升,经济复苏的迹象已较为明显。

    四季度将维持现行政策

    随着10月份公布的数据好转,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进一步明朗,多数中资机构分析人士及机构观点均认为,央行在近段时间内将维持现有货币政策基调。

    通过近几个月的公开市场操作,央行不仅有效地引导了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水平,并且在流动性调节方面也更为精准。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一季度的7.6%降至6.97%。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的贷款所占比例减少,总贷款中约有11%的贷款利率低于基准贷款利率,而3月份这一比例仅为4.6%。票据贴现率从一季度平均8.4%回落到5.8%。

    如今,央行进行巨量逆回购操作已成为常态,这使得10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较上月下降0.06个百分点至2.87%,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加权平均较上月下降0.19个百分点至2.82%。

    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明剑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仍然稳健中偏宽松。“(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不会再降息,首选仍然是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率。”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面对增长动能在低位的企稳回升、货币条件的改善、以及房地产调控对货币放松的制约,短期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大力度放松的可能性较低,货币政策总体上将保持稳健。”中金公司近期的研报中认为,“预计年内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明年上半年随着货币条件重新趋紧,不排除到时候有降准降息的可能。”

    此前,央行公布的数据还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052亿元,同比少增816亿元,而今年1至9月信贷已投放6.7万亿,尽管10月份的M2增速14.1%,但这主要是受到当月存款减少的影响,全年达到既定的M2增速14%目标并无太大问题。

    如果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明年的货币政策调控对央行来说或许将是更大的考验。新一届的政府需要更多投资项目来促动当地经济,而央行的流动性闸门松动还是收紧尚未可知。

    “央行面临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两难处境,一方面需要利用价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一下来自 ‘诸侯’经济的投资冲动,而另一方面央行也面对着支持增长的短线要求。展望2013年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宏观流动略有下降,全年来看,汇率在震荡中略有贬值;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央行的选择依次是逆回购、汇率、准备金率和利率。”华泰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作为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对该份研报署名。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恒宝股份报价过高 IC卡大主顾工行不睬

    下一篇

    新华保险业绩向好 产品组合全面惠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