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来自大洋彼岸的蝴蝶效应:A股闻风微动

    2012-11-10 01:18

    每经记者 赵笛

    编者按

    年逾1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令美国总统选举以及之后的经济政策走向成为世界关注焦点。本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发掘出美国总统当选之后其经济政策变化与A股表现的某些关联。需要说明的是,A股市场的涨跌,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国内经济的发展,但2008年美国出现的金融危机让全球意识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在研判国内经济动向时,也有必要关注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变化。“太阳底下无新事”,借鉴历史,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

    行情回顾

    A股短期易跌

    每经记者 赵笛

    从表面看,虽然大洋彼岸的美国政治在关键时刻往往可能大打“中国牌”,但美国大选似乎与A股市场很难关联起来。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是在为数不多的历史数据中,注意到两者似乎存在以下两个规律。

    换人上涨 连任下跌

    A股市场自1990年开始共经历了6任(不计2012年大选)、4位美国总统,分别是1988年当选的老布什;1992年、1996年连任的克林顿;2000年、2004年连任的小布什和在2008年当选的奥巴马。2012年11月,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1988年美国大选时尚无A股走势相对应,其余五次大选(不计2012年大选)投票当月及下月,沪指总体呈现交替涨跌局面。

    如1992年11月~12月沪指上涨53.85%;1996年11月~12月,沪指下跌6.11%;2000年11月~12月,沪指上涨5.72%;2004年11月~12月,沪指下跌4.09%;2008年11月~12月,沪指上涨5.32%。

    目前,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已结束,在结束之后的几天时间里,美国股市与A股市场都出现大幅下跌。

    为什么美国大选投票当月及下月,A股会出现交替涨跌局面呢?有分析人士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似乎与具体当选总统的人是连任还是换人有关。

    1992年,克林顿取代老布什,沪指上涨(仅指11月、12月,下同);1996年克林顿连任,沪指下跌;2000年,小布什取代克林顿,沪指上涨;2004年小布什连任,沪指下跌;2008年,奥巴马取代小布什,沪指上涨;2012年奥巴马连任,消息公布后,沪指连跌数日。

    民主党上台次年沪指易涨?

    当然,A股市场涨跌最主要还是由内因决定的,这里也只是描述美国总统当选情况与A股走势的客观联系。

    一般美国总统均在当选次年1月20日宣布就职,因此其履职的头一年股市行情也受到关注。

    由于A股市场建立以来,美国共经历了6任总统,在这几次总统选举中,记者发现,民主党总统当选次年,A股表现不错;共和党总统当选次年,A股出现下跌。

    克林顿分别在1992年、1996年当选美国总统,他是民主党人,而1993年、1997年沪指分别上涨30.22%、6.84%。

    小布什在2000年、2004年当选美国总统,他是共和党人,2001年、2005年沪指分别下跌20.62%、8.33%。

    奥巴马在2008年首次当选美国总统,他是民主党人。2009年沪指大涨79.98%。

    不可否认,由于数据太少,上述关联并非“铁律”,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各自特征来看,民主党一般被认为倾向于自由主义,共和党相对倾向于保守主义,这种不同倾向或对全球投资者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但到底选择自由主义还是保守主义,这并不能让两党各自立即具有压倒性优势,再回到文章开头说到的中国牌。据长江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大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两党得票率趋近,而在上个世纪早期竞选中得票率差距较大。分析其原因,包括中国问题在内的许多问题,美国国内分歧都较大,因此两党在很多方面没有明显的竞选优势。

    深度剖析

    两任总统上台 美股牛熊各异

    每经记者 赵笛

    为什么1992年以来的A股市场会与美国大选存在一定的关联呢?有分析人士认为,所谓“换人上涨”和“民主党在任走势更好”,有一定的内在原因。

    克林顿“新经济”与美国7年牛市

    1992年,克林顿击败老布什当选美国总统。分析人士认为,克林顿获胜在当时存在两个背景:第一,当时大选是冷战结束后美国首次大选,外交政治让位于经济民生;第二,广大选民对当时美国经济状况不满,对老布什失去信心,要求变革。

    资料显示,1990年7月,美国经济开始进入战后第9次衰退,此后经历了自大萧条以来时间最长、最乏力的复苏,民众对经济衰退带来的失业以及失业的危险,深感不安,老布什对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和带来的危害估计不足,迟迟未采取有效措施。因此,选民的天平偏向了积极谋变的克林顿。

    在此背景下,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世人称之为“新经济”,有以下特征:

    首先,其基本要义是既反对政府完全自由放任,也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希望走一条中间路线。

    克林顿上台后,马上成立了国家经济委员会(NEC),确认美国政府国内政策中心是“恢复美国经济”,把重振美国经济列为最优先和最根本的任务,在执政最初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接连推出 “一揽子经济复兴计划”以及对外贸易政策。比如大力削减财政赤字、实施有增有减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包括坚决制止通货膨胀,实行稳定、连续、中性的货币政策;贸易政策方面包括加强经济外交,实行以开拓国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扩大出口。

    其次,克林顿在科技政策方面确立了由间接促进产业技术发展转向直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高科技产业化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基本特征。数据显示,在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的1992年11月,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2.44%。在随后7年里(1993年~1999年),美国股市迎来一轮大牛市,道指涨幅高达近250%。

    克林顿时期中国经济与A股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当时中国市场也深刻地被美国经济和股市影响。

    就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经济上推出各项重大举措同时,1993~1994年的中国,正是邓小平“南巡”后掀起新一轮经济改革的起步时期。两个全球大型经济体一同面对经济转型。而在交流合作中,中美贸易、科技和产业合作交流日益加深,其他方面交往也全面发展。

    数据显示,1992年~1996年,中国经济迅猛增长,GDP增速分别达14.2%、14%、13.1%、10.9%和10%。而从外部环境看,这恰恰是克林顿当政的前四年。

    在股市方面,就在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的1992年11月,沪指大涨42.85%。1993年沪指最终涨幅虽然只有6.84%,但年中曾出现大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1994年、1995年,A股均出现小幅下跌,这就不得不提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早在1992年克林顿参选时就甩出 “遏制中国”的狠话,这自然也体现到经济上。然而,1996年后,克林顿再度当选,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美国决定给予中国永久性贸易最惠国待遇,中美关系均得到快速发展。

    1996年~1997年,沪指合计上涨115%。

    小布什与美股两年熊市

    2000年,共和党人小布什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共和党能够击败民主党,有这样一个事实不容忽视:1998年至2000年间,美国到处都是高科技风险投资在狂舞,在克林顿“新经济”政策刺激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尤其体现为科技股、网络股的暴涨行情。

    不过,在2000年4月,各大机构突然变脸,调低科技股评级,强调风险与泡沫,当时一天之内代表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狂泻400多点,网络股泡沫由此破灭。

    当时美国国内曾有观点质疑克林顿以及民主党的经济策略,即对自由经济过分放纵,导致股市崩盘。美国在1990年代初经历经济衰退后,在“新经济”带动下经历了10年之久的高速扩张,大量国际资本流入,造成了投资需求过度膨胀,信息产业过剩。当时,美国CPI由1998年1月的1.57%上升至2000年7月的3.66%。为抑制通胀,美联储利率由1991年的4.6%提高至2000年6月的6.53%。

    因此,在上述背景下举行的美国大选,民众更倾向于共和党,因为后者强调要加强政府经济管控。小布什也就在这种局面下上台。面对美国经济通胀及GDP由2000年中期4.8%降至2001年末0.2%,他推行了强硬的经济外交和军事攻势,迫使其他国家不断提升本国成本以凸显美国的相对竞争优势。在今年年中格林斯潘出版的名为《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的回忆录中,现年81岁的格林斯潘认为,布什政府对经济政策的长期影响考虑不周,在共和党控制国会时,他曾敦促白宫否决失控的预算方案,但未能成功,导致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恶化。

    在此背景下,在小布什任总统后的2001年和2002年,道指下跌23%,其在任八年,道指最大涨幅亦不过32%。由于2008年美国出现金融危机,小布什在任时期,道指整体下跌近20%。

    小布什时期中国经济与A股

    在小布什当政时期,A股出现了长达五年 (2001年~2005年)的大熊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分析人士认为,A股下跌从外部原因看,或与其美国所谓“新保守主义”的遏制作用有一定关系。

    资料显示,小布什的对华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期:上台之初,小布什对美国自身利益的强调多于对“伙伴关系”的考虑,对华态度较为强硬;而在“9·11”事件后,美国上下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开展反恐斗争,美国利用反恐大旗先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战争,其在海外也纠缠于战后政权重建和中东民主化改造困局中;第三个时期则以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于2005年9月21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演讲为标志,中美关系步入新一轮稳定发展阶段。

    在中美政治关系逐渐改善的背景下,双边贸易也从2001年以来逐渐增长。在小布什的第一个任期,2001年~2004年间,中国GDP增速依次为8.3%、9.1%、10%和10.1%,而在2005年后中国GDP增速明显加快,2005年~2007年依次为11.3%、12.7%和14.2%。

    而同期A股市场则表现为2001年~2005年出现熊市,2006年~2007年又出现一轮大牛市。

    大选对股市影响可分三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观察美国大选对股市影响时,注意到从时间段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美国大选后两个月内,市场对新当选总统以及其未来动向会有一个预判,这体现为两种走势:无论前期经济是好是坏,美国总统换人似乎总会带来一种新鲜感,也期待有经济刺激政策出炉,传导到A股就表现为上涨;其次,如果某人连任美国总统,市场就缺乏了新鲜感,认为其更可能延续前四年政策,哪怕前四年经济不错,比如克林顿时期,短期内股市仍有可能下跌。

    第二阶段是美国总统第一个任期内,其分属哪个党派是重要观察指标。比如民主党政策一般会更积极,这点从克林顿的“新经济”和奥巴马倡导新能源上可以看出来。因此克林顿就任总统的第一个任期,道琼斯指数上涨95%,奥巴马第一个任期道琼斯指数至今上涨46%;相反,共和党则倾向于保守,这与布什父子对经济衰退的措施均乏善可陈就可见一斑。在此背景下,小布什当选的前两年,道指下跌23%。

    第三个阶段是美国总统的第二个任期,政策或多或少会出现转变。比如克林顿第一个任期对中国不太感冒,第二个任期却积极推进与中国的贸易。在克林顿任期内的八年,美股前七年均走牛,而A股直到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才走牛。

    巧合的是,无论是克林顿还是小布什,他们对华态度的友善程度,在第二个任期内远高于第一个任期,比如在克林顿时期,1997年~2000年,沪指涨幅126%,而1993年~1996年沪指涨幅仅为17.51%;在小布什任美国总统时期,2005年~2008年,沪指涨幅43%,而2001年~2004年,沪指下跌39%。

    有分析人士据此推测,从短期来看,由于2012年11月奥巴马获得连任,因此当前A股下跌与历史表现接近,哪怕11月~12月累计下跌亦属正常。而从中长期来看,由于民主党当政,对2013年沪指上涨构成了较大的外围利好。截至目前,奥巴马第一任期内,沪指涨幅为13.63%。

    走势前瞻

    新能源股已成明日黄花?

    每经记者 赵笛

    前面提到奥巴马在2008年当选美国总统后的美股状况,这也让投资者很容易联想到当时由美股绵延至A股市场的新能源概念股行情,甚至此前还有人将新能源股行情与网络股行情相提并论。如今,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A股市场又将有什么概念成为热点呢?

    美股锂电池概念曾大涨

    2008年11月,奥巴马的胜选让带有“奥、巴、马”三字的相关股票成为A股投资者戏称的“奥巴马概念股”,如澳柯玛(600336,收盘价4.72元)就是一例。

    虽然这是玩笑,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历史行情看,有些股票的上涨确实和奥巴马有一定关系,这是因为,奥巴马在竞选时曾大打新能源和环保牌。奥巴马曾表示:“一旦我们让有污染能源变得昂贵,我的计划第二步就是在下一个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确保清洁和买得起的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他还表示:“我们还将投资像风能和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以便到2025年美国能够达到一个要求25%的电能来自可再生能源的新标准”。

    显然,市场期待其当选后大力扶持新能源,提升新能源企业的价值,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会。

    在奥巴马上任的第一年,2009年新能源板块成为美国股市大反弹的一个热点。在这一阶段,涨得最好的不是2007年油价大涨时爆炒过的太阳能股,而是锂电池概念股。2009年,锂电池板块加权涨幅高达224%,并带动汽车板块和稀缺资源板块位列涨幅榜前列。

    随着奥巴马新能源政策推进,也促进了A股市场上新能源和环保类概念股上涨。比如2010年,光伏发电类股票业绩大幅上涨,并促使向日葵(300111,收盘价6.2元)、超日太阳(002506,收盘价55.22元)、东方日升(300118,收盘价4.45元)等光伏组件类企业股价上张;2011年,电动汽车概念火爆,刺激了电动汽车充电概念股奥特迅(002227,收盘价17.89元)的连续涨停;2012年,市场的热点又出现新变化,页岩气、地热等概念股轮番被炒作,这些同样与新能源概念有关。

    关注新能源和资源股

    在2012年大选中,奥巴马依旧大打能源牌,投资者似乎对这一点也比较受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供应方面,奥巴马坚持持续提高可替代能源产量,并认为解决美国的长期能源供应问题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他表示,不反对近海石油开采,但更强调加强对可替代能源的研发,包括核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而在需求方面,他认为美国应当力争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建筑节能等实现“节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创造清洁能源汽车市场。奥巴马在2011年就提出,要求全美政府部门在2015年以前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并规划在20年内,全球40%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将由美国生产。

    奥巴马此前曾提出将在2025年将石油进口量减少三分之一。这反映到市场上,则表现为分析人士预期石油价格较难回到2008年的顶峰。

    同时,除了新能源,奥巴马任期推出的QE3也被看做是其获胜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倾向于通过增加税收弥补预算缺口、支持美联储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这有利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分析人士认为,从历史规律看,利好兑现时行情往往会出现“见光死”,但一段时间后,只要宽松政策不变,资源股的价值仍会得以提升。更何况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市场需求和风险溢价都在提升。

    分析人士认为,从总体看,在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内,可能对A股构成比其第一任任期更强的外围利好因素,投资机会之一也可能体现在新能源和资源股中。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全球市场走到十字路口

    下一篇

    老法师看盘:谁在撤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