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为其提供了70%以上的利润,是整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根基。目前我国零部件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2011年的销售额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形成了六大生产区域、两万多家企业的规模,但是大而不强。
在国内市场中,有外资背景的零部件企业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75%以上,并且控制了绝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市场份额。而我国内资零部件企业受制于人,散、弱、低的状态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资企业与整车产业配套关系松散。中国现代汽车工业是从合资整车起步,因此围绕欧、美、日、韩这些外资企业为主导分别形成零部件供应链。如美系车在中国的供应商全部是外资企业;欧系车在中国的供应商88.9%是外资企业;日系车这一比例为88.5%;韩系车供应链几乎不向中国内资企业开放。自主品牌车系的发展虽带动了内资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但所选择的供应商52.8%有外资背景。因此,内资零部件企业难以和国内整车企业形成持续稳定的产品衔接关系,也难以形成系统、总成、附件、零件之间的产业链关系。
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目前我国内资零部件企业对核心技术掌握甚少,比如发动机管理系统、动力匹配系统、安全电控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几乎被跨国公司垄断,自动变速器也由少数跨国公司主导。多数企业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80%企业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市场份额以及制造能力90%都集中在低端的零部件产品。虽有大批产品出口海外,但都是一些附加值低的产品。
综上所述,内资零部件企业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不仅会导致巨大市场和利润的流失,也会导致整车发展依赖外资零部件企业的局面愈演愈烈。
眼下,中国已无法再复制欧美、日本、韩国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模式,只能在开放的环境中闯出一条新路,充分利用尚存优势进行发展。
而上述的尚存优势,就是本土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也是国际资本在金融危机中还在大举布局中国的原因所在。所以,要扭转国内整、零企业各自为战的观念,增强协同发展的意识,以获得本土市场发展主动权为首要目标,重塑产业发展模式。为此,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新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和机制。
首先,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和产业组织的协调职能,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做出系统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技术开发的优先顺序、产业整合方向等。其次,要调整和完善现行汽车产业政策。从单纯整车优先转向整零并重、统筹发展;从注重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转向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链的构建。第三,促进整零之间、零零之间建立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关系。政府要运用资源配置手段引导企业形成产业供应链,并围绕产业链部署技术创新链。第四,合理规划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区域和产业园的产品布局,引导具有上下游配套关系的企业共同研发核心零部件,建立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作者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职员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