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领军人物缺失 “南李北王”时代已去

    2012-10-20 00:5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记者 李娜

    自2007年上证指数达到6124点峰值之后,基金经理的日子就越发难过,基金业的人才流失也越来越严重。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10月14日,已经有49家基金公司的92位基金经理告别掌舵人之位。而去年同期,则有47家基金公司的88位基金经理挥别原职位,再往前一年,则是85位基金经理离职。2009年市场回暖之际,也有71位基金经理选择撤退。

    大佬离去基民犯难

    沪上的小黄从事基金相关工作已有好几年,最近她正在犯愁,该把手中节余的钱交给哪位基金经理管理?

    市场在2000点附近反复震荡,沪深上市公司的估值整体早已低于1664点时的低谷,所以小黄想布局一些偏股型基金。以前,兴业全球基金公司和富国基金公司一直是小黄在股基和债基投资的首选。

    “我不想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但实在是找不到一位让我信任的老手。每月账户上的钱开始在不同基金之间反复挪移。”小黄发出感叹。

    和小黄一样,对于广大基金投资者而言,最为苦恼的莫过于基金公司的大佬相继离去,尤其是近几年,业绩稍微出众的基金经理经常被流失。

    行业内曾经流传的南李 (旭利)北王(亚伟),均离开公募。同时,一些久经沙场的老将,要么选择其他基金公司担任要职,要么就此彻底离开公募基金行业。事实上,今年以来不再担任基金经理的92人中,华夏基金中就有王亚伟、董元星、张勇等6人。中邮基金、富国基金、融通基金、中欧基金、兴业全球等基金公司今年也分别流失了多位基金经理。

    而基金公司高层流动的脚步也在加快。业内口碑极佳的前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退居二线,被业内解读为为最终离开做准备。近期,南方基金高良玉的离职传闻也是甚嚣尘上,其同样选择了退出一线工作。

    过去的这五年,已有太多的实力派投研人员选择离去,留给投资者的是极端复杂的情怀。2012年,公募基金经理进入了诸侯纷争的时代,新领军人物能够取得信任,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投资风格单一化之忧

    此前,上海证券的一份统计显示,以公布年龄的222位基金经理统计表明,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38.2岁,“60后”占比为14.4%,“7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77.03%,“8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8.56%。

    而目前在职的727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累积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仅为2.74年,约四分之一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满一年。

    具体看来,最长的从业年限为13.25年,而从业不满一年的人数为191人,占比高达26.27%;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的为149人,占比为20.50%;三年以上五年以内的为261人,占比为35.90%;而从业五年以上的为126人,占比仅为17.33%。

    基金经理年轻化是不争的事实,而更让投资者担心的是,这些80后“正规军”属典型的学院派,在投资风格上往往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点。在目前走弱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环境下,基金公司也只有依靠提拔新人上位来维持基金公司的扩张。

    更让基金公司头疼的是,公募产品极速扩张,本来自身的人才储备就很紧张,在当前市场恶劣的环境下,他们还要担心旗下基金经理被同行挖角。而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热潮来袭,券商、保险公司,以及企业成立的金融集团都是潜在的人才竞争对手。

    “尤其是这两年,随着保险资产规模逐步做大,很多保险投资人士都来自基金公司。他们无论是薪酬待遇,还是工作压力与公募基金相比都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沪上某基金公司的资深基金经理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基金跨过6124这五年:权益类仅6只取得正收益

    下一篇

    基金“踩雷”事件频发 中小板、创业板或成四季度“雷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