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BDI指数止跌反弹 全球经济回暖现苗头

    2012-10-10 01:0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近期陆续公布的一些经济领先指标,开始缓慢呈现出经济逐渐好转的迹象。比如9月汇丰服务业PMI,创5月以来最大增幅;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10月8日达到883点,这也是8月份以来的新高。未来几天,海关总署将公布9月进出口数据,国家统计局也将发布三季度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在这些数据当中,可能不乏乐观的因素。

    春江水暖鸭先知。尽管目前向好的苗头还很稚嫩,但见微知著,从这些细节里,我们理当感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回暖的气息正在悄然形成。

    北半球的冬天已为期不远,但在QE3等多重因素带动下,全球经济有望在四季度迎来暖冬。

    BDI指数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向被视为全球经济的先行指标,这一指数在10月伊始迎来近一个月的第二次大飙升。10月8日,BDI指数收于883点,继上周累积涨幅达14.2%后,继续保持上扬态势。

    一名海运行业分析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BDI指数迅猛上涨,除与中国假期运力供给减少有关之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美国QE3和中国在9月份批复了一大批基建项目。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分析说,BDI指数反映全球之间原材料贸易往来有所复苏,但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产成品好转的趋势仍未明确显现,只能说是谨慎乐观。

    国际航运价格止跌回升

    BDI指数在长假当中经过短暂调整后冲至875点,在20天里迎来第二轮暴涨。在BDI分项指数中,BCI和BPI在节中一周涨幅分别达到15.5%和28%。这两个指数分别追踪民生物资及谷物等大宗物资和铁矿石、煤炭的货运成本。

    上述海运行业分析师表示,剔除航运业自身供需关系影响后,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货运价格与全球经济需求呈现正相关。由于全球经济低迷,航运行业在7月和8月持续处于历史低点,BDI指数一度跌至26年来的新低。

    安信证券报告认为,上月底,BPI综合运价指数创今年新低,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相当,欧洲至远东航线货量稀少,严峻的供需矛盾致使大西洋往返航线日租金继续下跌;太平洋方面,虽有澳洲煤炭货盘活跃,但相对而言运力依旧过剩,日租金亦下行。

    相比之下,主要追踪铁矿石货运成本的BCI指数表现相对较好。上述报告分析说,前期BCI市场上涨行情致使部分闲置运力释放,市场日租金一度承压,但双节临近,在节前出货需求的推动下,上月底BCI指数再次上涨。

    从BDI综合指数分析,9月全球干散货需求在美国QE3等因素的带动下逐步回升,国内假期期间,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明显反弹。值得一提的是,BPI指数结束了连续5周的下跌,强势反弹,而BCI指数涨幅也较上周有所扩大。

    两大因素齐发力

    谈到BDI指数在近20天中的优异表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认为,美国QE3和中国发改委在9月密集批复大项目成为带动BDI指数反弹最主要的宏观因素。

    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现在无法准确判断BDI上涨当中中国因素的比例,但由于中国批复机场、航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需要钢材,这自然会传导至铁矿石环节,中国铁矿石需求对BCI的影响能够达到60%左右,BCI可称为中国需求的风向标。

    事实上,正是BCI单月57.66%的强劲涨幅撑起了BDI在9月的反弹,而主要运输铁矿石的海岬型船只日租金水平也直线上升,从1个月前的不足1万美元/天,上涨至1.5万美元/天,达到今年最高水平。据长江证券统计,上周四,巴西图巴朗至我国青岛铁矿石航线运价为20.88美元/吨,上涨2.01%。

    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也整体上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部分大型贸易商虽暂未出台最新价格,但涨价意愿较为强烈,上午询盘明显增加,个别商家报价上调20元~30元/吨,但大型贸易商则有意上调50元/吨左右。

    “运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都反映出经济有转暖迹象,大贸易商囤货意向加强。”上述分析师表示,从价格角度看,此轮BDI整体回升与美国QE3短期和中期效应叠加也有直接关联。干散货有中国需求带动,而价格方面又有QE3助涨,这会提振全球经济信心,BDI指数也因此得以反弹至近期高位。

    全球经济回暖迹象初显

    作为世界经济先行指标的BDI指数反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球经济回暖的迹象。

    9月,全球综合PMI为52.5,比8月上升了1.6个百分点,为6个月以来新高。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认为,这主要受到服务业拉动,使得三季度全球综合PMI升至51.7,略高于二季度的51.6,这表明当前全球经济仍在筑底,制造业收缩而服务业温和扩张,9月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另一个好消息来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最新的美国失业率数据显示,在劳动参与率小幅回升至63.6%的情况下,9月失业率相比8月回落0.3个百分点至7.8%。新增就业人数的大幅增长显示就业市场复苏动能依然较大,就业改善带来的收入增加会拉动消费增长。

    但从整体来看,宗良认为对全球经济回暖的评估不能盲目乐观。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无论是全球PMI和美国失业率都不难看出,全球制造业并没有明显复苏,全球贸易数据也不够好,BDI指数上涨与QE3对大宗商品的拉动有关,但恐怕短期难以真正促成全球经济回暖。

    IMF最新发布的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3.3%和3.6%,较此前预期值分别下调0.2个和0.3个百分点。IMF仍突出了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并在政策建议上支持主要经济体实施更加宽松的经济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实体经济需求低迷仍是全球难题。从集装箱先行指数看,国际贸易也并不十分乐观,真正的复苏可能要在明年才能落地,四季度或进入筑底僵持期。

    ·相关新闻

    国际海运价格回升中国远洋股市表现好转

    李彪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今年9月份以来,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BDI指数稳步回升,给国内航运龙头中国远洋运输 (集团)公司带来了福音。集团旗下的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1919,SH,以下简称中国远洋)近期在市场上的表现也终于开始逐步仰头。

    国际海运价格回升对中国远洋干散货运输业务有何影响?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国远洋投资者关系部经理孟祥军表示,“集团第三季报正在统计,大概10月20日之后公布,目前无法答复。”

    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许已经给出了答案。8月30日,中国远洋股价跌破4元关口,收报3.98元,创历史新低。不过在随后的9月股价开始逐渐回升,截至10月9日已达到4.36元,一个多月来的涨幅接近10%。

    中国远洋对国际海运的不景气自然会感受颇多。今年9月,公司发布的2012年中期业绩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8.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9.7%。在干散货航运业务上,中国远洋上半年累计完成货运量1.12亿吨,同比下降17.7%,货运周转量5751.59亿吨海里,同比下降16.36%。

    在8月3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中国远洋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魏家福表示,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全球航运业陷入低谷,上半年全球共有25家航运公司倒闭或进行破产重组,大部分出现亏损。

    但进入9月份以来,国际航运格局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在近期BDI指数回升迹象明显的情况下,尽管孟祥军一再表示“集团业务与股票波动关系不大”,但从近几年的数据分析中不难看出,中国远洋的业务趋势与其股价波动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三季度环比暴涨355.7%

    下一篇

    明年粮食进口配额维持不变 棉花滑准税配额或降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