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走基层·迎接十八大:从全面小康看科学发展

    新华网 2012-09-28 15:25

    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实现低收入阶层基本保障——全面小康是所有人群的小康

    广阔的草地、肥美的牛羊,悠闲的牧人、留影的游人……位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旧貌换新颜,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胜地。

    作为贵州连片特困地区10个扶贫攻坚示范县之一,松桃县曾因缺乏耕地,70%的农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今天,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发展种草养畜、开拓休闲旅游,松桃县已经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新路。

    “我们找到了‘靠山吃山’的‘新吃法’,今年要实现‘减贫摘帽’!”松桃县扶贫办主任杨再桥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该如何突破?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让更多的资源从城市、从发达地区进入农村——过去十年间,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国家统计局报告:

    ——2011年末,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56.4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了1.7倍;3.2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000多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60多万户;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02年增长25%,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

    ——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区域发展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

    吊塔林立、轮船穿梭,北部湾经济区的广西钦州港2011年吞吐量4700万吨,其中集装箱业务突破40万标箱,超越湛江港。这个10年前还是一片荒山的地方,成为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主要门户港口。

    “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说。

    十年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一度是经济增长“洼地”的中西部地区迅速崛起,经济增速赶上并超过东部地区。

    全面小康,意味着均衡,意味着和谐。为城乡低收入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就是补上全面建设小康的一块“短板”。

    今年7月,河北石家庄市公共保障房优先批次配租房源公开摇号分配现场,和妈妈一起依靠低保生活的23岁女孩周洁幸运地被摇中,不禁潸然泪下。

    因为父亲去世早,母亲身体不太好,家中没有收入来源,过去7年来他们一直住在一间低矮阴暗、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里。

    “所有的喜悦、辛劳、委屈与满足一股脑交织在我心中,我激动得笑啊笑,最后哭了。”周洁在她的QQ空间里,记录着那一刻的心情。

    十年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2009年以来,是中国社保体系建设发展最快、见效最明显、惠民最广泛的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说。

    上一篇

    让保险监管“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下一篇

    远洋加速布局养老地产 李明:还有很多难关要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